第三十四章 十字軍東征(第2/2頁)

當然,這一切都無法解決聖地的問題。當最初的宗教狂熱漸漸退去,一段為時不長的十字軍旅程,成了教養很好的年輕人接受的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報名去巴勒斯坦服役的候選人總是源源不絕。不過,古老的熱情已經不復存在。最初,人們對穆斯林懷有刻骨仇恨,對東羅馬帝國及亞美尼亞的基督徒有無比的熱愛,如今卻經歷了內心的巨變。他們開始憎恨拜占庭的希臘人,因為他們常常騙人,並且背棄了基督的事業。他們同樣憎恨亞美尼亞人以及所有東地中海地區的民族。相反,他們逐漸學會欣賞敵人穆斯林的種種品行,事實證明他們既慷慨又公平,值得尊重。

當然,誰也不會公開地講這些話。當十字軍戰士有機會重返故裏,他們可能會模仿剛從異教徒敵人那裏學來的優雅舉止。與這些雍容優雅的東方敵人相比,歐洲騎士不過是鄉下老粗。十字軍戰士還從東方帶回來幾種異國的植物種子,比如桃子和菠菜,種進自己的菜園裏,不僅可以換換餐桌的口味,還能拿到市場出售。他們不再穿戴沉重的盔甲,一改以往的野蠻習俗而穿起了用絲綢或棉制的飄逸長袍,顯得儒雅大方。很顯然,十字軍東征已經背離了打擊異教徒的初衷,演變成數百萬歐洲青年的啟蒙運動。事實上,十字軍運動最初是作為懲罰異教徒的宗教遠征,到後來卻變成了對成百萬歐洲青年進行文明啟蒙的教育課,其間的滄桑真的是耐人尋味。

從政治和軍事的角度來看,十字軍東征是一場徹底的失敗。耶路撒冷及其他小亞細亞的諸多城市得而復失。雖然十字軍曾在敘利亞、巴勒斯坦及小亞細亞建立起一系列小型的基督教王國,可它們最終又落到土耳其人手裏。1244年,耶路撒冷仍被控制在穆斯林手中,變成了一個完全土耳其化的城市。聖地的狀況和1095年之前相比並沒有什麽區別。

歐洲卻因十字軍東征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西方人民得以有機會一瞥東方的光彩。這使得他們不再滿足於陰沉乏味的城堡生活,轉而尋求廣闊的生活空間,而這些是教會和封建國家給不了他們的。

最後,這種生活,他們在城市裏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