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羅馬帝國的故事(第3/4頁)

不過愷撒是幸運的。他成功地焚毀了埃及艦隊。船只燃燒的火星落在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屋頂上,把它完全燒毀。隨後,愷撒回過頭來進攻埃及陸軍,將驚惶潰逃的士兵趕進尼羅河,托勒密本人也溺水身亡。愷撒在埃及建立了一個新政府,讓已故國王的姐姐克婁帕特拉為新的政府首腦。正在這時,米特拉達特斯的兒子兼繼承人法那西斯正率軍殺來,為自殺的父親復仇。愷撒立刻揮師北上,瘋狂廝殺5天後打敗了法那西斯。在給元老院的捷報中,他為世人留下了一句名言:“Veni,vidi,vici”,意思是“我來了,我看見了,我勝利了!”然後愷撒返回埃及,並瘋狂地墜入情網,拜倒在女王克婁帕特拉的石榴裙下。公元前46年,愷撒攜克婁帕特拉一起返回羅馬執政。在其輝煌的一生中,愷撒贏得了4次重大戰爭,同時也舉行了4次大規模的凱旋儀式,每次他都威風八面地走在遊行隊伍的最前列。

愷撒回到元老院,向元老們描述他波瀾壯闊的歷險事業。於是感恩不盡的元老們任命他為“獨裁官”,為期10年。愷撒回到元老院不久就被了結了性命。

這位新任的獨裁官開始施行了許多有力的措施,來改革羅馬的國家政體。他讓自由民有機會成為元老院的成員。他恢復羅馬古制,給邊遠區域的人民以公民權,允許“外國人”給政府提出建議。他對那些被部分貴族家族看作是自己私有財產的邊遠省份進行了改革。總之,愷撒做了許多照顧大多數人利益的事情,但國內最有權勢的人對他卻深惡痛絕。50個年輕貴族聯合策劃了一個“拯救國家”的陰謀。他們在古羅馬歷3月15日那天,愷撒在進入元老院的時候被刺殺。就這樣,羅馬再一次失去了領袖。曾經有兩個人試圖延續愷撒的光榮傳統。一個是安東尼,愷撒的前秘書;另一個是渥大維,愷撒的外甥兼財產繼承人。渥大維留在羅馬,而安東尼則前往埃及,投入克婁帕特拉的懷抱,這好像是羅馬將軍們愛江山更愛美人的習慣使然。

渥大維和安東尼之間為爭奪羅馬統治權爆發了一場戰爭。在阿克提翁戰役中,渥大維擊敗安東尼。安東尼自殺,留下克婁帕特拉獨自面對強敵。她利用美貌,想使渥大維成為自己征服的第三位羅馬將軍,但這位高傲的羅馬貴族,根本不為所動。克婁帕特拉只好自殺身亡。從此埃及成了羅馬的一個省。

渥大維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年輕人,他沒有再犯他舅舅的錯誤。他知道,如果言語過分也會引起人們的不安,所以他回到羅馬以後顯得十分謙遜。他說不想當“獨裁官”,只需一個“受尊敬的人”這一稱號就心滿意足了。不過幾年後,當元老院授予他“卓越者”稱號時,他也欣然接受了。又過了幾年,街上的市民們開始叫他“愷撒”或“皇帝”,習慣視他為將領的士兵們則稱他為“首長”或是“君主”。就這樣,共和國不知不覺地變成了帝國,但普通的羅馬市民卻一點兒也沒意識到。

到公元14年,渥大維作為羅馬人民的絕對統治者的地位已得到空前的鞏固。他至今仍被人們像上帝一樣崇拜,他的繼承者隨之成為真正的“皇帝”,即一個空前強大的帝國的絕對統治者。

事實上,市民們對無政府狀態和混亂的局勢早已厭倦。只要給他們一個平靜生活的機會,聽不到街頭的暴動喧囂聲,他們才不關心由誰來統治他們呢。渥大維給了他的臣民們40年和平的生活,因為他沒有繼續擴張領土的欲望。公元9年,他曾經對居住在歐洲西北荒野的條頓人發動過戰爭。結果他的將軍尼祿和所有士兵在條頓堡森林全軍覆沒。從那以後,羅馬人再也不想試圖去開化那些野蠻民族了。

他們集中力量進行國內重大問題的改革,但是為時已晚,收效不大。兩個世紀的國內革命和對外戰爭使這個國家喪失了年輕人中的精英分子。戰爭摧毀了自由民階層。由於大莊園主大量引進奴隸勞動,所以與之相比,自由民根本沒有競爭力。城市住滿了逃亡農民、乞丐和暴徒。戰爭滋生出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小官員經常接受賄賂以養家糊口。最可怕的是,戰爭使人民對暴力和流血視若無睹,甚至對他人的災難與痛苦也無動於衷。

在公元元年至1世紀間,羅馬帝國無疑是一個龐大的政治體系,疆域遼闊,連亞歷山大的帝國也不過是它的一個省。不過在其輝煌的外表下,生活著的卻是成百上千萬窮苦而疲倦的生命,終日勞碌掙紮,像在巨石下孜孜築巢的螞蟻。他們賣命地給他人幹活,吃的卻與田間的牲畜一樣,住牛棚馬圈一樣的房子,最後他們在絕望中死去。

羅馬建國第753年的時候,裘利斯·渥大維·奧古斯都正住在帕拉坦山的宮殿裏,忙於處理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