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2/4頁)

速度很快的羅馬戰船

山上住著薩賓人,他們行為粗野,生性好打劫,十分原始落後,所使用的武器仍然是石斧和木盾,根本無法與羅馬人手中的鐵劍相抗衡。相較而言,居住在濱海地區的人們才是最危險的敵人。他們被稱為伊特拉斯坎人,曾經是(現在也是)歷史學上的一個未解之謎,無人知道他們何時定居於意大利西部濱海地區,屬於哪個種族,以及是什麽原因迫使他們離開了原來的家園。在意大利沿岸,我們已經發現他們的城市、墓地和供水系統等遺址,還發現他們的碑文。由於沒有人能夠破譯伊特拉斯坎人的字母表,所以至今,這些文字信息根本派不上什麽用場。

最有可能的推測是伊特拉斯坎人起源於小亞細亞,可能是由於戰爭,也可能是一場瘟疫,他們被迫離開家園,到別處去尋找新的棲居之所。不管出於什麽目的,伊特拉斯坎人在歷史上都扮演過重要的角色。他們將古老的東方文明傳到了西方,他們把建築術、修建街道、作戰、藝術、烹調、醫藥和天文等最初的基本原理教給了來自北方的羅馬人。

但是,正如希臘人不喜歡他們的愛琴海人老師一樣,羅馬人也同樣憎恨他們的伊特拉斯坎師傅。當年,希臘商人發現與意大利通商的巨大商機後就背棄了自己的老師。現在,羅馬人在希臘人的第一批船隊抵達羅馬城時,就和希臘人如出一轍地對待起自己的老師來。希臘人本是來意大利做生意的,後來卻居留下來,擔任羅馬人的老師。希臘人發現,這些居住在羅馬鄉間(被稱為拉丁人)的部族很樂意學習那些有實用價值的東西。這些羅馬人很快就認識到文字可以帶來極大的好處,於是他們便模仿希臘字母的樣子,創造了拉丁文。羅馬人還發現,統一制定的貨幣與度量方式有利於商業發展,於是他們就毫不猶豫地如法炮制,統統吸收了希臘文明。

他們還歡天喜地地把希臘的諸神也請進了自己的國度。宙斯被移到羅馬,改名為朱庇特。其余的希臘諸神也接踵而至。不過,羅馬的諸神可不像希臘神那樣神采飛揚、喜笑顏開。他們都是國家的職能人員,每一位神都在努力管理著自己的領地,但是他們也嚴格要求崇拜者服從命令。羅馬人也小心翼翼地聽從他們的安排。羅馬人和諸神之間從未建立起真誠的私人關系或者美好的友誼,這一點就不像古希臘人,古希臘人和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的關系非常友好。

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

雖然羅馬人與希臘人同屬印歐血統,但他們沒有模仿希臘人的政治制度。羅馬的早期歷史和雅典以及其他希臘城市十分相似,他們很輕松地就擺脫了國王的統治。但是,一旦國王被趕出這個城市,羅馬人就不得不限制貴族的權力。他們花了好幾百年的時間才建立起一種體制,使得羅馬的每一個自由市民都有機會參政議政。

從那以後,羅馬人比希臘人更有優勢。他們不是靠雄辯來處理國家事務,也不像希臘人那麽有想象力,他們更欣賞實際的行動。他們十分清楚公眾集體議事會浪費寶貴的時間。

於是他們把管理城市的實際工作交給了兩位“領事”,再由一個元老院的老年人組成的委員會來進行輔佐。出於慣例和實際利益的考慮,元老院議員選自貴族,但是他們的權力會受到嚴格的限制。

羅馬也經歷過富人與窮人之間的較量,這種較量曾迫使雅典采用德拉古和梭倫的法律。這場沖突發生於公元前5世紀,結果自由市民獲得了一項立法。通過設立“護民官”來保護每一個公民反對政府官員不公正的行為。護民官是城市的地方長官,由自由民中選出。依照羅馬法律,執政官有生殺大權。但是在缺乏有力證據的情況下,護民官可以進行幹涉,以挽救那個可憐家夥的性命。

漢尼拔之死

當我說到“羅馬”這個詞時,我的意思聽起來是指僅僅擁有幾千座的小城市。實際上,羅馬的真正影響力已經擴展到世界各地了,而且早期的羅馬帝國展示了它令人驚嘆的殖民擴張能力。

很早很早以前,羅馬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堅固的城市,但它能夠為遭受危險和攻擊的其他拉丁部落提供避難所。這些拉丁鄰居也認識到與這樣一個強大的朋友結盟是非常有利的,於是力圖與羅馬人結為同盟。其他國家,比如埃及、巴比倫、腓尼基甚至希臘,它們都曾堅持要那些非我族類的“野蠻人”簽訂歸順條約,才肯提供必要的保護。可聰明的羅馬人並沒有這樣做,而是給予“外來者”一個平等的機會,讓他們成為“共和國”或“共同體”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