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要想理解日本人,首先必須弄清他們的“各得其所”(或“各安其分”)這句話的含義。①他們對秩序、等級制的信賴,與我們對自由平等的信仰有如南北兩極。在我們看來,對等級制賦予正當性,把它作為一種可行的社會結構是非常困難的。日本人對等級制的信賴建立在對人與其同夥以及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所持的整個觀念之上,必須對他們的民族習俗,諸如家庭、國家、宗教信仰及經濟生活等作一番描述,我們才能了解他們對生活的看法。

正如對國內問題的看法一樣,日本人對國際關系的全部問題也都是用等級制這種觀念來看待的。在過去的十年間,他們一直把自己描繪成高踞於國際等級制的金字塔的頂端,現在,這種地位雖已被西方各國所取代,但他們對現狀的接受,仍然深深植根於等級制觀念。日本的外交文件一再表明他們對這一觀念的重視。1940年日本簽訂的日德意三國同盟條約②前言中說:“大日本帝國政府、德國政府和意大利政府確信,使世界各國‘各得其所’乃持久和平之前提……”天皇在此條約簽訂時所發的詔書再次談及此點。詔書說:弘揚大義於八纮,締造神輿為一宇,實我皇祖皇宗之大訓,亦朕夙夜所眷念。今世局動亂不知胡底,人類蒙禍不知何極。朕所軫念者,惟在早日勘定禍亂,光復和平……茲三國盟約成立,朕心甚悅。唯萬邦各得其所,兆民悉安其業,此乃曠古大業,前途尚遙……③

在偷襲珍珠港的當天,日本特使向美國國務卿赫爾(Cordell Hull)遞交的聲明中,也極為明確地提到這點:……使萬邦各得其所乃帝國堅定不移之國策……與上述使萬邦各得其所之帝國根本國策背道而馳,帝國政府斷然不能容忍。

這一備忘錄是針對數日前的赫爾備忘錄而發的。赫爾在備忘錄中強調了美國所尊重的最基本的原則,恰如等級制之於日本。赫爾國務卿提出了四項原則,即:各國主權及領土完整的不可侵犯;互不幹涉內政;信賴國際合作及和解;平等的原則。這些都是美國人信奉平等及不可侵犯的權利的主要之點,也是我們認為不僅在國際關系中,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須同樣遵循的準則。平等,對美國人而言,是指盼一個更美好世界的最崇高、最道德的基礎。對我們來說,它意味著擁有不受專制壓迫、不受幹涉、不受強制的自由;意味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人人都有改善自己生活條件的權利。這就是當今世界正在有組織地實現的基本人權的基石。即使在我們自己破壞這一原則時,我們也支持平等的正義性;我們以極大的義憤向等級制宣戰。

這是美國人建國以來始終如一的觀點。傑弗遜把這個原則寫入獨立宣言。④另外,寫入憲法之中的《權利法案》⑤也以此為基礎。一個新國家的公開文件中寫的這些正式詞句之所以重要,正因為它們反映了這個大陸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一種不同於歐洲人的生活方式。有一份重要的關於美國的國際報道文獻,這就是年輕的法國人阿列克斯·托克維(Alexis de Tocqueville)於1830年代初期訪問美國後所寫的有關平等問題的著作。⑥他是一位聰明而又敏銳的觀察家,能夠在美國這個陌生的世界發現許多優點。美洲大陸對他來講,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年輕的托克維是在法國貴族社會中長大的,在當時仍很活躍並有影響力的人士的記憶中,這個貴族社會先是受到法國大革命的震撼和沖擊,繼之而來的則是新的猛烈的《拿破侖法典》⑦。他高度評價新奇的美國生活秩序,並且表現了寬容態度。但他是從法國貴族的觀點來觀察的。他的書對舊世界報道了即將來臨的新事物。他相信,美國是人類發展的前哨,這種發展也將發生在歐洲,盡管會有些差異。

因此,他對這個新世界作了詳細的報道。認為只有在這裏,人們才真正認為彼此平等。他們的社會交往建立在一個新的、安適的基礎之上。人們都以平等身份交談。美國人從不拘泥於等級的禮節等枝葉小節,既不要求別人有這些禮節,也不對別人施予這些禮節。他們喜歡說的是,自己沒有受任何人的恩惠。那裏沒有古老貴族式的或是羅馬式的家族。在舊世界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等級制消失了。他說,這些美國人信奉的就是平等,除此以外幾乎別無可信,甚至對自由,當他們另有所思時,實際上會有所忽視,而平等則是身體力行的。

通過外國人的眼睛,描述一個多世紀以前的我們祖先的生活,美國人讀了以後是深受鼓舞的。在我國,盡管有了許多變化,但基本輪廓未變。讀了這部著作,我們認為,1830年的美國已經是我們所了解的美國。在這個國家裏,過去有,現在也仍然有像傑弗遜時代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⑧那樣的偏愛貴族式社會秩序的人。但即使漢密爾頓之流也承認,在這個國度中,我們的生活方式絕非貴族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