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①

宣告近代日本到來的戰鬥口號是“尊王攘夷”②,即“王政復古,驅逐夷狄”。這一口號的目的在於使日本免遭外國侮辱,並恢復到天皇和將軍“雙重統治”以前的十世紀的黃金時代。京都天皇朝廷最為反動。天皇派的勝利,在天皇支持者的心目中,就是要使外國人屈辱,並把他們驅逐出去;就是重新恢復日本的傳統生活方式,就是要剝奪“改革派”③在國內外事務上的發言權。強大的外樣大名④成了倒幕派的先鋒,他們想通過“王政復古”取代德川氏而統治日本,只要求換一下當權者。農民們盼望多保留一些自己收獲的稻米,卻討厭“改革”。武士階層則希望保持俸祿,並能揮刀上陣建立功勛。在財政上支持王政復古派軍隊的商人們,希望推行重商主義,卻從未指責過封建制度。

1868年,倒幕勢力取得勝利,宣告王政復古,“雙重統治”結束。當時,以西方的標準來看,勝利者要推行的乃是一種極為保守的孤立主義政策,但新政府一開始就采取了相反的方針。它成立後不到一年,就取消了大名在各藩的征稅權。它收回了“版籍”⑤,把原按“四公六民”分成中交給大名的“四成”收歸政府。但這種剝奪不是無償的,政府發給每個大名相當其正常收入一半左右的俸祿額,同時,還免去他們撫養武士和公共建設的費用。武士亦和大名一樣,從政府領取俸祿。在以後的五年中,又從法律上廢除了等級間的不平等及作為等級、地位的服飾等外觀標志,甚至下令“散發”⑥。賤民被解放了。廢除了禁止土地轉讓的法令。撤除了各藩之間的關卡。取消了佛教的國教地位。到1876年,又把大名和武士的俸祿折成償還期為五至十五年的秩祿公債一次發給⑦,其數額則按每個人在德川時代所領取的固定俸祿額而定。這一筆錢使他們有可能創辦新式的非封建性企業。“這是早在德川時代已經證跡俱在的商業金融巨子與封建土地貴族的那種特殊結合的最後確立。”⑧

新生的明治政府的這些重大改革是不得人心的。在當時,一般人對1871年至1873年的侵略朝鮮(“征韓”)遠比對這些措施更有普遍的熱誠。明治政府則不僅沒有動搖其徹底改革的方針,並且否決了侵略朝鮮的計劃。政府的施政方針與絕大多數為建立明治政府而奮戰者的願望強烈對立,以至在1877年,這些對立派的偉大領導人西鄉隆盛組織了大規模的反政府叛亂⑨。他的軍隊代表了尊王派維持封建制度的全部願望,明治政府則在“王政復古”實現後第一年就背叛了這種願望。政府招募了一支由一般平民組成的義勇軍,擊潰了西鄉隆盛的士族軍隊。不過,這次叛亂也足以證明當時政府所激起的國內不滿有多麽強烈。

農民的不滿也同樣強烈。從1868年到1878年,即明治最初十年間,至少爆發了190起農民起義。直到1877年,新政府才緩緩舉步,減輕壓在農民身上的重稅,所以,也難怪農民們感到新政府眼中絲毫沒有他們。農民們還反對建立學校、征兵制、丈量土地、散發令、給賤民以平等待遇、官方對佛教的極端限制、改用陽歷,以及其他許多改變他們久已習慣的生活方式的措施。

那麽,是什麽人使這個“政府”進行了如此激烈的、不得人心的改革呢?是封建時代日本那些特殊習俗就已經孕育了的下級武士和商人的“特殊聯盟”。這些武士作為大名的心腹家臣磨煉了政治手段,經營和管理著各藩的壟斷企業,如礦山、紡織、造紙等;而這些商人則購買了武士身份,並在武士階層中普及了生產技術知識。這種武士和商人的聯盟迅速把那些富於信心的幹練人才推上前台,為明治政府出謀劃策並組織實施。不過,問題並不在於他們出身於哪個階級,而在於他們為什麽能如此精明能幹並且敢於實踐。十九世紀後半葉剛剛脫離中世紀的日本,其國力之衰弱猶如今日之泰國,卻能產生一批洞察形勢的領導人,成功地推行了一個最需要政治手腕的大事業,超過任何民族所曾嘗試。這些領導人的長處和短處都來源於傳統的日本人的民族特性,本書的主題就是要探討這種民族特性過去如何,現在又如何。這裏,我們只能暫先了解一下明治政治家是如何完成這一事業的。

他們從來沒有把自己的任務看成是意識形態的革命,而是當作一項事業。他們心中的目標就是要使日本成為世界上一個有地位的強國。他們並不是偶像破壞者,既沒有把封建階級罵得一無是處,也沒有剝奪其財產,而是誘之以厚祿,使他們轉而永遠支持政府。他們終於改善了農民的境遇。其所以晚了十年,與其說是出於從階級立場上拒絕農民對政府的要求,毋寧說是由於明治初期國庫的匱乏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