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青龍構架

面對頭頂上中華集團這座大山,其他自主品牌的日子過得很是艱難,尤其是沒有合資品牌利潤支撐的企業更是難熬。

奇瑞汽車放手一搏開創觀致品牌,給了同屬難兄難弟的長城汽車很大啟發,他們也開始在內部悄然成立了新品牌研發項目組,打算從消費升級入手開創出新賽道。

不成功則成仁,再不有所改變的話,就要學習比亞迪退出汽車行業了。比亞迪可以繼續從事代工行業,而奇瑞、長城這樣的自主品牌一旦退出又能做什麽呢?

他們已經從全國市場消退,成為偏距一隅的地方品牌,依靠地方保護苟延殘喘。難不成真要去開發房地產,要知道汽車工廠可是有許多位置不錯的土地,開發一塊地抵得上造車幹一年了。

跟長城這樣的純民企相比,奇瑞還有一種身份是地方國企,在安淮省的大力推動下,傳聞多年的奇瑞、江淮這兩大地方國有車企合並有望達成。要知道連一汽、東風和長安都可以不計前嫌結盟,那麽同屬安淮省的兩大車企合並,也不是難題。奇瑞擅長乘用車,而江淮擅長商務車,兩者結合從理論上應該說算是互補之舉。

雖然這個時間點看上去有些遲了,並且企業內部也有阻力,但明天的事情誰也說不準,開始思考後路也算是未雨綢繆。

去年中國汽車市場繼續大爆發,銷量一舉突破2000萬,達到2130萬輛的好成績。跟上一年相比,增加了270萬輛,增幅保持著兩位數。在一線城市車輛保有量趨向飽和情況下,二三線城市開始發力,成為市場紅利的新一波來源。

依照中國當前城鎮化進程速度,二三線城市之後,不出5年時間就輪到四五線的縣域經濟貢獻,由廣大“小鎮青年”來支撐新一波消費人群。也就是說,中國汽車市場至少還有8至10年時間的紅利可吃,足夠中華集團吃成胖子了。

感謝中國市場這個根據地,讓中華集團2011年銷量再創新高,跟去年618萬輛相比,今年全球總銷量突破700萬,達到了732萬輛好成績。一躍成為全球排名第三大的汽車巨頭,僅次於大眾816萬、豐田795萬之後。去年地震海嘯引發的供應鏈中斷影響,日系車企受影響最大,連豐田也跌下了蟬聯好幾年的頭把交椅,被大眾汽車超越。

不過前三強之間差距並不大,為了繼續沖擊全球汽車寶座,大家都定下了5年後要沖擊1000萬輛大關的目標。按照中華集團這樣的兩位數增長速度,5年後就能達到千萬輛的數字,屆時能夠真正為中國汽車工業正名了。

可以預見,未來三到五年,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大眾、豐田和中華集團將在全世界展開廝殺。大眾的基本盤在歐洲,豐田的基地在北美,而中華集團大本營在中國。三家各自占據全球三大汽車市場之一,都紛紛向對方的基地滲透。誰能拿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誰就能在激烈競爭中笑到最後。

中華集團已經確定旗下兩大主力品牌下一代車型的家族設計語言,並且玄武平台經過升級後全新進化,打造出全新的“青龍”構架。該全新構架不同於之前的統一車型平台,而是重塑造車的整條產業鏈,將汽車研發、設計、生產和采購等流程全部整合優化,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從而成為新時代汽車制造的工業之母。

汽車制造流程的幾次重大變革,從福特發明的流水線生產解決100萬輛產能問題,到豐田首創的精益化生產跨越500萬輛難關,再到大眾汽車提倡的平台化造車沖擊800萬輛目標,三次重大革新都順應了各大時代的要求。

不過當造車企業跨越1000萬輛目標時,現有的工業制造體系已經不能支撐,尤其新能源汽車時代即將到來,今後傳統內燃機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共存將是新時代特點,這就要求企業在內部尋求變革。

以中華集團當前超過700萬銷量為例,內部不同車型之間雖然有了平台化的生產模式,但數十款車型不同配置的發動機和底盤調教匹配工作量倍增,尤其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之間有著看不見的鴻溝不能統一生產,這些都造成極大的內耗和無用功。

“青龍”構架將運用數字化技術,為中華集團搭建統一的平台構架用來研發生產汽車。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打通了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之間的鴻溝,今後可以讓雙方達成零部件共享,一條生產線可以同時生產兩種車型。不單是品牌、車型生產平台化,其中還包括了發動機模塊化、底盤模塊化、車機系統模塊化、內飾模塊化等,可以將公司資源最大程度整合利用。

預計使用“青龍”構架,研發流程將縮短20%工作時間,生產流程成本降低30%以上,全車型打通平台采購成本降低35%,整車安全和科技感提高40%,產能挖潛提升50%,智能化生產流程提升100%,乘用車和商用車、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之間可以技術無縫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