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的翹板(第2/2頁)

特斯拉的市場策略給韓皓很大參考,依靠定位高端市場切入來建立維持品牌形象,然後通過高溢價的產品來獲得足夠利潤,再從高向低研發產品線,以此占領全新的市場。

韓皓打算進入美國市場時,率先以純電動汽車的高端形象亮相,將中華集團的產品跟特斯拉捆綁營銷,讓美國消費者認識中國汽車可是高技術產品。先小規模投放純電動汽車樹立形象,然後開始在混合動力領域擴張市場,以此跟傳統動力企業區分開來,搶占相對空白的細分市場。最後在傳統動力領域,將中華集團成熟產品引入,開始在美國建廠搶肉吃。

同樣的技術,特斯拉賣的是超級跑車,而中華集團賣的是家用轎車。特斯拉在市場上越火,中華汽車越受消費者認可。另外特斯拉不在美國汽車三大巨頭行列,中華集團和特斯拉的合作不會遭受美國政府的反對。

因此,韓皓和馬斯克的江州會談,雙方都在心裏有小算盤,但又不得不相互扶持。

馬斯克需要韓皓投資5000萬美金,但又不能讓中國人成為大股東,他必須保持自己20%左右的控股地位。韓皓希望中華集團進攻美國市場時,特斯拉用技術為中華汽車背書,並且成為結盟的夥伴。

“你真的打算進軍美國市場?看上去這真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通用、豐田等地頭蛇會將你們中國汽車打得落花流水。”

馬斯克聽了韓皓介紹要進軍美國市場,他第一反應是中國人不會成功。

“所以我才需要你這個新地頭蛇在適當時候幫上一把,我們跟通用、豐田鬥得越狠,攪亂美國汽車市場打破均衡,你們特斯拉才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另外我們雙方可是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同盟軍,不打破傳統汽車巨頭的封鎖,特斯拉也沒有出頭之日。何況我們可以在電池、汽車生產線以及充電樁等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分擔,這樣算下來結盟的收益要好過對抗的損失。

我知道你擔心什麽,害怕將來我們兩家要在市場上直接競爭,但你不要忘了美國汽車市場份額在千萬輛之上,我們首先要對付的是傳統的汽車巨頭。何況,特斯拉一向來高端定位,跟我們走低端家用轎車明顯有別。好比豐田再怎麽厲害,也無法跟奔馳直接競爭,產品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韓皓對此反應早有意料,他算準特斯拉不會拒絕自己的要求。

“你們會拉低我們特斯拉的高端形象!”

馬斯克努力為自己找出拒絕韓皓提議的理由。

“我只是在陳述事實,確實我們兩家使用的技術大同小異,只不過你們走高端路線,而我們追求經濟實用更多一些。

為了打消你的顧慮,我們可以利用中國模式征戰美國,就是成立合資公司。你們可以入股我們在美國的公司,將來收益和風險共擔。”

韓皓發現合資模式還挺不錯,不但適用在俄羅斯、印度這些發展中國家,就連來到地球霸主美國也一樣有用武之地。

“這倒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聰明的馬斯克很快想到其中的好處,以特斯拉名義入股投資,便可以名正言順替中國人站台。如果未來企業發展得好,特斯拉也有收益,一旦情況不妙也能及早脫身。更關鍵是,他此番中國之行必須拿到救命資金,不然特斯拉活不到見到明天的太陽。

最終,韓皓和馬斯克達成了合作協議。

特斯拉獲得韓皓個人投資5000萬美金,但中國人股份被限制在15%,僅次於大股東馬斯克的18%股權。馬斯克承諾特斯拉將在5年內成功上市,不然將承擔1000萬美金和10%公司股份的對賭賠償。

將來中華集團北美分公司成立,特斯拉有獲得不超過20%的股份認購權力,並且需要為中華集團宣傳進行技術背書。

雙方將在電池工廠、汽車制造工廠、充電樁網點布局、共用生產線和零部件供應商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協議有效期為6年時間,將來視情況再做調整。

中華集團將利用特斯拉作為翹板進入美國,因此特斯拉的新車型“S項目”研發中國人也介入其中,只求其能盡快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