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新的契機(第2/3頁)

沒想到在中華集團引發的柴油機亂象沒有平息之際,在齊魯省又上演了一出門戶內鬥的大戲。

在可能失去重汽這樣大客戶前提下,濰柴也不敢跟另外的金主中華集團翻臉。

就在所有人認為商用車領域即將安靜之際,又有驚人消息傳出,就是中華集團可能會考慮並購一家合適的柴油機發動機廠。玉柴和濰柴,都是其中可以考慮的目標,以此來打通整個產業鏈條,同時讓地方政府可以獲利退出。

韓皓身上資本的力量開始顯現,他承諾工廠和稅收保持在原地不變,同時願意以溢價購買當地政府手中的股份讓其退出,以此把柴油機工廠納入整個中華集團的商用車軍團體系。

當國內商用車即將形成三國爭霸局勢下,獨立柴油機企業未來的前景很是黯淡,這個時候出手套利離開確實符合有關地方政府官員的胃口。

無論是玉柴還是濰柴,年銷售收入勉強達到百億,跟中華集團這樣破千億收入的巨頭相比,屬於小角色。

“產業整合和跨地區並購是國家積極推進的方向,我們中華集團只會用市場化手段尋找合適目標,並不會強求行政手段的拉郎配模式,雙贏才是我們最大的追求!”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韓皓並未否認自己在柴油機市場的傳聞。

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大背景,以資本優勢獲得想要的收益,這個殺手鐧可是韓皓跟國外資本學來的招數。

90年代初期破解全國三角債經濟困局後,為了改革國企缺乏活力效率低下弊端,國內興起過一陣“引進外資嫁接和改造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浪潮。這給了許多國外資本抄底中國市場的機會,不少當地紅火的企業被政府強行要求跟外企合資,並把控制權拱手交給了對方。

可以說出發點不錯,學習中央傳達的成功經驗,並且過於相信外方的經營能力,認為“一合就靈”,吃了外國管理經驗的靈丹妙藥就能拯救一切,這是當時還未完全開放的中國各級政府交的一次學費。

又或者說,當時的中國人民包括各級官員在內都太過淳樸,被外來資本忽悠了一次,為他們做了嫁衣。

“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的廣告語,曾在國內風靡一時,新飛冰箱也自此走入千家萬戶。就連韓皓父母家的老冰箱都是新飛這個牌子,現在依舊在服役沒有退休。

這個跟容聲、海爾一樣做大的國產品牌,在1994年卻在外資抄底浪潮中,被地方政府以用外資改造國企名義,把控制權賣給了一家新加坡企業——豐隆集團。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國土面積最小,但卻最快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當中國改革開放後,新加坡很快作為應用自己的資本優勢,其政府和私人企業開始在中國不斷投資,獲得的巨大收益足夠再造一個新加坡出來。

豐隆集團主業是房地產,沒有管理家電企業經驗,但卻很會資本投資,其控制家族剛以28億美金身家被評為新加坡首富。當時新飛冰箱風頭正盛又尋求外資合作,它便看準時機進入成為新飛的控制者,期望未來套利離開。

可惜10年過去,新飛在激烈的家電市場競爭中不斷沒落,原本一手好牌也被新加坡人打爛。

當年入主新飛之際,豐隆集團還在中國物色了幾家大有潛力的企業進入,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玉柴動力。

想不到吧,玉柴動力竟然控制在新加坡人手中!

一家在新加坡經營房地產的企業,來到中國,除了經營電器外,還要管理八竿子都不打不著的柴油機。

盡管股份上還是國有股份占大頭,但擁有玉柴29.3%股權的豐隆集團卻擁有對經營活動的一票否決權,其派駐的財務官也擁有一支筆審核權。

當年玉柴為了跑到紐交所上市,有些像金仰勇運作華晨上市的模仿痕跡,在招募戰略投資者時把資金雄厚的豐隆集團引入,沒想到吃了沒經驗的大虧,在資本運作上為了追求上市融資成功太過天真,簽了不改簽的協議,讓新加坡人成為實際上的管控者。

一直以來,玉柴的管理層以及地方政府,跟新加坡外資方都存在嚴重的分歧。外資每年要求大筆分紅,同時阻止一切再融資高投入擴大市場行為,這讓雙方矛盾不斷。

每次鬧大時,豐隆集團都會利用國際影響力以破壞招商引資條件為由,要求玉柴屈服。

國家汽車產業政策規定,外資不允許控制國內汽車主機廠和發動機廠,股權比不能突破50%。但玉柴這裏,豐隆集團憑借經營和財務否決權實際上擁有了操控玉柴的權力,從側面突破了國家的產業政策。

因此,玉柴所在地方政府南桂省,聽聞中華集團有意收購後,打算借力解決這個歷史遺留燙手山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