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浙吳爭輝

在汽車板塊,華夏微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微面華夏之光銷量突破12.2萬輛,微貨華夏榮光達到2.4萬輛,全部都呈現增長態勢。

但跟行業平均增速16.1%相比,華夏微車同比增速都在個位數,顯示出國內微車行業隱約可見天花板,就算華夏汽車再努力,在微車領域都無法更進一步獲得更多空間。

轎車方面,呈現冰火兩重天的雙重境地。

微轎華夏QQ刷新紀錄賣掉10.6萬輛,顯示出這款適合年輕人第一輛轎車的產品十分符合國情接地氣。

反觀中華“秦”,全年一共銷售1.85萬輛,其中3600輛是第二代中華“秦”,跟去年銷量相比大幅下挫。

在競爭激烈的輕客市場,華夏風光再也無法重現去年的輝煌,拼命促銷之下才完成了3.6萬輛的銷售目標,盈利水平一落千丈。

反倒是皮卡市場,跟市場老大長城皮卡打得有來有回,雖然屈居老二2.81萬輛,但和長城相比僅落後2000輛出頭。

整體而言,中華集團汽車板塊實現了33.46萬輛的銷售額,實現了182億的銷售收入,但利潤卻下跌了52%僅為10.9億,原因在於轎車中華“秦”和輕客華夏風光盈利水平下降導致。

去年光中華“秦”一款轎車就帶來9個億的凈利,但今年只貢獻了1.42億。輕客市場短短一年時間崩盤,原本盈利2.2億今年只賺了0.6億。

跟2000年總銷量的28.76萬輛相比增長了4.7萬輛,但盈利卻驟降,可見中華集團的單車利潤在2001年不斷下滑。

中華集團辛辛苦苦賣掉了33.46萬輛汽車,卻比不上廣汽本田單賣5.1萬雅閣掙到的16億利潤多,從中可見自主企業與合資企業間的巨大差距。在中國市場想賺錢,還是得靠高溢價的轎車才行。

2001年中國汽車市場銷售量為236萬輛,同比增長了13.3%,憑借33.46萬輛的好成績,中華集團超越東風集團,成為僅次於一汽集團、上汽集團後的第三大勢力。

但在銷售收入方面,中華集團包含汽車、摩托車的325億規模還遠遠落後於三大國有汽車集團,一汽以580億位列榜首,上汽以450億第二,東風第三位為430億。

中華集團單車的均價太低,尤其集中在微車領域,導致無論是售價還是利潤都要遠遠低於國內三大集團。三小集團中,現在廣汽已經醒悟奮發追趕,首汽剛與現代汽車合資落地估計不是等閑之輩,津汽背靠一汽和豐田將來也不是善茬。兩微基地中的長安已經和福特合資,首款嘉年華很快落地,背後還有蒙迪歐壓陣。至於雲雀,則在和富士斯巴魯的合資中凋零,日方準備撤資離開中國,成為唯一落隊的合資企業。

看著手中的報表,韓皓感覺肩上壓力很大,中華集團要突破頭上的天花板,從微利的微車大步跨入高溢價的轎車領域才是正確的發展方向。不積極主動改變,死守微車和摩托車,在中外合資企業圍剿中,只能是等死結局。

省裏對中華集團的成績還是相當滿意,因為就在今年浙海省憑借中華集團的發力,以12億元工業生產總值的微弱優勢超越了蘇吳省,成為國內第二名,僅次於改革開放橋頭兵南粵省。

“無工不富,不大力發展汽車、鋼鐵這樣的重工業,浙海省的經濟就不要想再上一層樓!接下來省裏要做好經濟規劃工作,石化、港口要成為下一個階段的重點。

現在汽車、摩托車行業發展起來,光是每年汽車輪胎的需求量就是一個大數字,我們要積極引入石化乙烯產業,將來配套輪胎工廠招商引資。另外,定海市深水港碼頭擴建工程要加快工期,發展經濟基礎設施先行,深水港對我們浙海來說非常重要。未來汽車、摩托車、小商品等省內特色產品可以輕易出海運輸,減少物流成本。”

國內經濟排名從老三到老二,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政績,周南生對此非常滿意。

以前國家首長或者兄弟省份領導來參觀,要求參觀考察一兩個點,浙海省輕工業發達,一時之間無法拿出像樣的大企業供他們參觀。

現在不同了,汽車、摩托車已經成為浙海省新發展出來的名片,尤其位於江州的中華汽車產業園成為官方參觀必到的地方。

為了配合企業,江州市政府還把市區銜接汽車產業園的大道更名為“中華大道”,顯示出對中華集團的敬意。

“今年我們把蘇吳省的位置搶了,明年他們一定會拼了命奪回來。我聽說蘇吳省在招商引資方面力度很大,尤其是利用地理優勢從滬江市承接不少跨國企業工廠進駐。在這一方面,我們浙海省也要充分利用跟滬江市接壤的優勢,針對性進行招商引資活動,不能落在蘇吳省身後。

中國加入了WTO,現在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我們要以對浙海省人民負歷史責任的態度,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把經濟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