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企業文化

啟航—大學生之行!

為你身邊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借著美國巴菲特炒起的火熱,啟航本來只是在寧城鋪開的大學生活動,一瞬間就擴展到京滬廣深以及武西杭川哈等教育大城。同時在西祠胡同推出的博客中舉行了這個活動的效果展示……

為了避免一部分麻煩,楊帆還是通過香港那邊先成立了啟航公益基金會,然後在國內成立基金會的辦事處。

不過這樣又出現了一個問題,按照國內的規定,啟航基金會國內分部不能募集捐款。

“真麻煩啊!”

林瑤無奈地說道,哪怕如今啟航想要給基金會注入資金也要先到香港那邊,然後從香港調到國內的分部。

對此,楊帆只是聳了聳肩,雖然麻煩點,卻是完全值得的……

這些城市可以說囊括了中國一大半的大學教育資源,如果在這些城市的大學生中形成影響,直接影響就是西祠胡同的微博以及西祠胡同在這些大學生中影響力擴大,然後是啟航的其他企業……

而在零零年,大中學生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的中堅力量,這對啟航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而最大的好處則是,這些大學生在接下來的十幾,二十年間會從互聯網用戶的中堅成為國內的消費中堅,只要在這些人中啟航留下了一個好印象,日後做什麽都會事半功倍!

為了這個活動,林瑤從西祠胡同離職,正式負責這一塊。至於西祠胡同,則是交給了鄭浩先去負責一下,也當對他一個鍛煉。

真個啟航的大學生之行的活動歸於林瑤負責,同時也直接掛在了啟航的戰略部之下。

在戰略部的會議中,楊帆表達了自己的要求,“我們可以不要求每個大學生都參與我們的活動,但是要力求對每一個大學生都有影響,還要是一個好的,正面的影響。最好,把大學生之行做成一個巨大的品牌,一個我們啟航的金字招牌!”

就像希望工程……

當然楊帆也不奢望有希望工程那種影響力,只要能讓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個啟航的大學生之行是做什麽的,有什麽意義就可以了。

這是一個系統的,長時間的事情,也是一個看不到直接利益的事。

楊帆相信如果啟航如果能堅持下去,十年,二十年,肯定可以把這個事做成一個品牌。在會議上楊帆沒說,不過私下裏卻告訴葉清婉,“要把這事當成啟航的一種長期的品牌推廣來做,甚至可以當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葉清婉疑惑的問道,“企業文化?”

在零零年,企業文化在國內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概念……或者說,葉清婉認為以啟航現在的規模談什麽企業文化有點太早。

楊帆點了點頭說道,“一個人有性格,企業也有!一個企業的文化就是企業的性格,或者說風格,就像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企業的文化也能決定一個企業的上限,而且是越早建立越好!”

想了半晌,葉清婉算是贊同的點了點頭,走到窗邊,把本來半開的窗簾徹底打開,看著不遠處寧大的北大樓……這讓她想起了寧大的校訓誠樸雄偉,勵學敦行。多年以來寧大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校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校風,影響著每個學子。

而企業大概也要像學校一樣,形成自己的風格。

想著,葉清婉就對企業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企業風格也可以影響自己的員工,讓大家有著同意個目標,不過這應該是一個長時間堅持形成的過程。

想通這些,葉清婉從窗邊走回來,問道,“你想讓啟航建立一種什麽樣的企業文化?”

之所以這麽問,是葉清婉認為既然現在還沒自發形成一種整體的風格,那麽楊帆自然想經過自己的引導讓啟航走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

楊帆倒沒多思考,關於這個問題,他已經想了很久了,聞言僅僅頓了頓,組織了一下語言就說道,“溝通,發展,保障下的員工跟企業一同成長,良好,有序,健康的形成內部競爭氛圍!當然,這只是我的意思,具體怎麽轉換成一種口號,還要戰略部多加思考。”

“溝通,發展,保障?”坐到了楊帆對面,葉清婉重復著這幾個詞。

後面的很好理解,任何企業都要保證一定程度上內部競爭,否則就是一片死水。同樣,也要保證一定的程度,否則就是內耗,互相拖後腿,遇到利益有一堆人競爭,到了關鍵時刻互相推諉責任,嚴重影響企業發展。

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的楊帆聽到葉清婉的嘀咕,便把腿放了下來,並排一起讓自己更認真一些,“就是讓員工與員工,員工與管理層之間有溝通渠道,不管企業跟員工都有發展空間,員工和企業都可以獲得一定的保障。而企業的發展員工也可以從中獲得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