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半個活神仙(第2/2頁)

王虎剩皺了皺眉頭,盯著老尼心中咀嚼這番話的深意,跟佛道中人打交道,師傅說過講究個機鋒,他不敢隨意接話。

“三叔,旁門八百,左道三千,是啥意思啊?富貴叔說太爺爺讓我叫張八百,你給我取了張三千,是這麽來的嗎?”張三千眨巴著眼睛一臉好奇地扯了扯陳二狗袖子。

“不是。”陳二狗搖頭道。

老尼沒有深入交談的意圖,拿起另一本經書繼續翻閱。

牽著張三千的手,陳二狗轉身離開,不忘打擊被老尼姑一句話打壓了氣場的王虎剩,道:“三千,別信你虎剩哥那一套,你太爺爺說了,南京東有紫金山龍蟠,西有石頭山虎踞,南有秦淮河,北有玄武湖,剛好湊足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相,就一城小格局來說,南京是歷代堪輿家眼中王氣所鐘的福地,但放在中國版圖來看,卻是九宮八卦中的死門,所以南京至今都比不得北京。”

張三千朝王虎剩做了個鬼臉。

這孩子恰好看到那個老尼姑轉頭望向陳二狗的一張滄桑臉龐,恬淡不驚的臉卻有驚訝的眼神。

“等一等。”

老尼略微唐突地喊住了陳二狗,盡可能平靜道:“施主,請問您是姓陳嗎?”

陳二狗點了點頭,心想難不成這老師太有未蔔先知的本事?

在一座雞籠山方寸之地雞鳴寺看透了大半人生的老尼姑顫聲道:“那您爺爺是否姓陳名半閑?一半的半,閑暇的閑。”

此話一出,王虎剩當場瞠目結舌,這世界上沒哪個名字能讓王虎剩大將軍如雷貫耳,但被人稱作小爺小爺的,被道上的人視作高深莫測的風水行家,一切還得歸功於那個一輩子沒見著世外高人的瞎老頭,八九年前就兩眼一閉投胎去的瞎老頭走南闖北也不全是瞎轉,其中去了不少地方就為了找那三四位堪輿風水這一脈的真神仙,其中一個,恰好就叫陳半閑。

這位老人別說八十後,就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沒幾個聽說過,但瞎眼老頭活著的時候咂巴著老燒酒總喜歡跟王虎剩提那位老人,一張老臉滿是崇拜,一副甘為別人門下走狗的卑微姿態。

陳半閑?

陳半仙,半個神仙。

傳聞,建國後紫禁城外廣場下面那些玄奧晦澀的繁瑣布置,一半出自他手。

雖然王虎剩一直把“陳半仙”當做一個遙不可及的傳說和瞎老頭的以訛傳訛,但陳半閑這個名字還是深深烙印在小爺王虎剩的腦海,風水算命一說,信則有,不信未必無,瞎老頭用十幾年時間教給他一個道理,當下被視作迷信的作賤東西,將來也許就是科學殿堂裏的座上賓。

可惜,陳二狗給了老師太和王虎剩一個很失望的答案,“不是。”

老尼姑失望之余松了口氣,朝陳二狗報以歉意的微笑,轉頭繼續閱讀佛教經典,大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豁達,這份一生誦讀經書熏陶出的淡定從容裝不出,也演不來。王虎剩則開始橫瞧豎看陳二狗,似乎想要觀察出一點蛛絲馬跡,可惜瞎老頭也沒見識過陳半仙的仙風道骨,自然更不可能透露給半吊子徒弟王虎剩什麽線索,再說站在他面前的也不是陳半閑,而是年齡只是老人孫子甚至可能是玄孫那一輩的陳二狗,同樣姓陳頂個屁用,陳在百家姓中是排前十的大姓,王虎剩很泄氣,耷拉個腦袋,讓那個漢奸頭愈發滑稽。

陳二狗面帶微笑。

伸入褲袋的拳頭卻是緊握曹蒹葭送給他的那一枚硬幣。

腦海中只有小墳包前、那一塊刻有“陳浮生爺爺之墓”、無比落拓而寒酸的窄小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