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振聾發聵

話語石破天驚,姜紅芍回頭,看向這番熟悉聲音的來源。四周圍都是黑壓壓的人頭,卻詭異到落針可聞。

記者瞠目結舌,前排的學校領導有點懵,突然覺得,這好像要即將演變成一場事故……

孫蕭仿若座山雕,雖然階梯教室是逐級往上遞高,但他委實給人一種鷹視俯瞰那一男一女兩個學生的觀感。

姜紅芍看到了彤紅光照中的程燃,意外又不意外,眼眸子顫動著,但這個時候,她心底浮上一層陰霾。

程燃的話,非常嚴重,輕一點,都是目無尊長,往重了說,孫蕭都可以告他侮辱和誹謗,即便不付諸法律,往報紙上一發,也就越描越黑。

程燃罵得痛快是痛快……但這個孫蕭名氣之大,你可以質疑,那還算是學術內容,但如果一開罵,罵對方沽名釣譽,滿口謊言,也變相置身於孫蕭的網中,程燃越是掙紮的厲害,接下來的束縛和反噬也就更猛烈。

一個學生,如此目無尊卑,毫無敬畏之心,這不是靈魂沒有信仰是什麽,這不是無法無天的一代人是什麽?

姜紅芍腦海電光火石閃過這些東西,但聰穎如她,此時也是毫無辦法,攥緊的手指指甲掐進了掌心的肉裏。

就連前面愕然的記者,這個時候也不由得搖搖頭,為那個學生惋惜。他們肯定是要付諸筆端的,也幾乎能想象到,後續後果對他們而言是什麽。

短暫的停頓後,不等校領導和老師反應過來可能發生把自己隔離出去的情況,程燃道,“我說你在騙人,請問中澳那個糖果實驗,是刊登在哪則報道上面的?是哪個機構或者哪些人做的實驗,從哪裏可以查證?”

孫蕭氣笑,“這些自有文獻記載,在相關的刊物上面,難不成我現在還要當場給你找出來?年輕人,多讀點書,就不會這麽膚淺了。”

“真正的糖果實驗,被稱之為‘棉花糖實驗’,是1966年沃爾特米歇爾博士在斯坦福大學幼兒園進行,研究人員將1顆棉花糖放在兒童面前,並且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在研究人員回來之前忍住不吃這顆棉花糖,就能得到第2顆棉花糖。如果他們吃了這顆棉花糖,就只能得到這1顆棉花糖了。這個實驗跨度是十幾年,跟蹤了十幾年後的這批學生,實驗告訴你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我們能夠教會兒童更有耐心、進行更好的自我控制,他們之後就很有可能取得成功。但實驗沒有說的是,那些面對棉花糖誘惑的小家夥們都是來自富裕家庭的兒童,父母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也沒告訴你為了彌補棉花糖實驗的局限性,後來紐約大學選取了1000名四歲兒童,分為母親有大學學位和沒有大學學位兩組,分別測試。結果證明,延遲滿足並不能影響兒童其之後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影響兒童未來的,可能是更宏觀、更難改變的因素,例如兒童的智力和家庭是否優越?”

程燃的語調平靜,但卻引得全場鴉雀無聲。階梯教室那黑壓壓的人頭,人們扭動身體座椅吱嘎作響聲音中,轟隆隆的轉過來,一個個側頭看著他,對他這番理據詳實的回應,愣是有點吃驚。

“所以所謂的糖果實驗,本就是一個偽命題,且先不說糖果實驗的本質是研究延遲效應對兒童未來的影響,結果在你這裏,卻變成了中國學生和澳洲學生的較量……孫專家這種偷換概念的方式,倒也是爐火純青了。不,這種移花接木的手法,本也是你的天賦。”

“實際上你的那篇夏令營中的較量,在1994年,中國青年報就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過對你失實報道的披露。但你彼時的言論正大行其道,沒有任何人在意過那篇報道,而你自己也沒有回應,因為你知道,那篇報道,說的都是真的!”

“報道上澄清,負重步行距離,是日本根據兒童體能科學制定,即負重10公斤,步行20余公裏,你編撰20公斤50公裏匪夷所思的數據,是因為從一開始,你根本就枉顧事實,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你說那些中國的孩子把書包扔在車上偷懶,而日本的孩子一直自己背著。事實是國產書包質量的確太差,80%的學生書包因為不能負重斷裂,而日本學生都是專業野營背包,當中國孩子把書包扔進車裏之後,中國老師只說了一句:‘這馬車是拉公用東西的。’孩子們立即把書包重新拿起,有的扛,有的抱,有的用鐵絲把帶子勒上繼續前進,產品質量差使中國孩子承受了比日本孩子更多的困難。”

“你所說的那個躲在席夢思上品著奶茶的漂亮女孩,是在行軍中病倒,一個人躺在硬紙板上,醫生看過後送回大本營,第二天一早,這個女孩尚未痊愈就歸隊加入,並直至走到目的地。”

“日本的孩子不會在野外解手,中國的孩子沒搭過帳篷,雙方都在真誠的發現對方的優點,對照自己的缺點,甚至日本孩子還說過,沒想到中國孩子沒有日本獨生子女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