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立於晨曦之地(第2/3頁)

“還有我們中國的‘孔融讓梨’,在美國的課堂上,被批駁得體無完膚,美國的孩子說‘這個故事鼓勵主觀武斷,剝奪了民主,這是錯誤的做法’!”

“他們說‘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贏得贊揚,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你們看,當我們還在宣揚謙讓、隱藏自己的欲望時,美國的孩子卻意識到這項舉措不民主,不值得推崇。”

“美國老師對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的重視,他們在教學的時候,從來不會執著於書本上的文字內容,說書上的一定是對的,即使是老師自己在課堂上說的話,也會允許學生們有不同的意見,鼓勵他們挑戰權威,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大概就是這份包容性,讓美國的孩子從小就敢於思考,他們不怕犯錯,也不怕提出質疑!”

台下面,一些十中老師以及校領導面色凝重,陷入自責反思中,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乃至全中國的教育,好像都進入了一個誤區。

程燃不得不佩服孫蕭這樣的“教育專家”煽動力極強,全是似是而非的道理,但每個角度都能攀附引申出自己的觀點,打擊對立面的“靶子”。

這雖然是孫蕭的言論,但從另一個程度上來說,這個世界很多事物,莫不是如此。

就好比孔融讓梨,可以是脈脈溫情的謙讓文明美德,卻也同樣可以被攻擊成“隱藏自己欲望”,言下之意就是讓梨之人暗藏其心可誅的叢林法則,而不真正是美德的體現。

最殺人的不是刀劍,而是言辭。最撩撥人的不是情話,而是猜疑。

仔細聽,仔細看,這個世界上,報紙間,媒體上,國家與國家冠冕堂皇的辭鋒中,政治鬥爭的旗幟陣地上,那些看似絢麗的主張,主義,教條,言論之間,其實莫不是隱藏著無數的動機和目的。

不是說掌握著真理的人是少數,而是真理換了位置和旗幟就會變成歪理,這世上歪理邪說如此眾多,再加上人說人話,鬼說鬼話,被各種偏執狹隘的思想裹挾的人群更是不計其數。人們更偏向於傾聽對自己有利的事物,所以哪裏喚得醒!?

這才是孫蕭這樣的人大行其道的原因。

所以這世界哪裏需要巴別塔,諸神何須懼怕,真正的巴別塔,就是屁股決定思維的人心人性。

……

程燃記憶中,也正是因為孫蕭當年的這套言論,媒體是鋪天蓋地以“垮掉的一代”聲討八零九零後,甚至衍生出各種譏誚的說法,“小皇帝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關鍵是被這種說的時候,很多人心裏只有羞愧,只有擡不起頭的自責,只有那份自己不如外國小孩的愛國心。

台上,孫蕭口若懸河。

“中日夏令營的較量中,中日兩國孩子人人負重20公斤,匆匆前進著。他們的年齡在11—16歲之間。根據指揮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裏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計劃,則應步行100公裏!”

“中國孩子叫苦不叠之時,紛紛偷懶,中國漂亮女孩生病,一見醫生就瑟瑟發抖,最後不得已,她被送回大本營,躺在席夢思床上,品嘗著內蒙古奶茶的清香。日本孩子也生病。但他放下包他不放,坐車更是不肯。說:‘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

“日本宮崎市議員鄉田實先生驅車趕來,看望兩國的孩子。他的孫子已經發高燒一天多,許多人以為他會將孩子接走。誰知,他鼓勵孫子後毫不猶豫地乘車離去。中國少工委幹部發現道路被沖垮,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車,風馳電掣地沖出艱難地帶。”

“日本孩子點篝火煮飯各種花式,中國孩子以為會有人把飯送嘴裏,結果沒有,只能哭怨叫屈!”

“日本人願意花錢送孩子到國外歷險受罪。中國孩子生存意識太差!”

“野炊的時候,凡是又白又胖抄著手啥也不幹的,全是中國孩子!”

“日本人已經公開說,你們這代孩子不是我們的對手!”

“我想起了那個澳大利亞著名的‘糖果實驗’,同樣是5歲左右的孩子,有近66.6%的澳大利亞孩子都能等到15分鐘再吃,因而吃到更多的糖果,而70%的中國孩子面對誘惑無法堅持,選擇了提前吃糖果,最終只吃到了很少的糖果。有研究證明,那些能夠抵禦誘惑自我克制的孩子,以後的發展,要比無法自制的孩子好,因為他們更有節制力和忍耐力。”

“全球在競爭,教育是關鍵。中國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備競爭力,中國能不落伍?”

從頭到尾,孫蕭這賴以成名的中日夏令營較量,通篇都在講中國的教育、中國的家長,可實際上每一句話,實際效果都把苗頭對準了這個時代幼小的八零九零後。

總體思想是,80後壞了我們的事業,丟了我們國家的人,他們之所以如此垃圾,被日本人看不起,不具競爭力,未來要垮掉,是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對他們不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