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猜對了……(第2/3頁)

一旁。

牛聖醫在茶桌前坐下來,又開始清洗茶具,看起來比昨天還要悠閑。

沒一會兒。

方丘就把所有的藥材,全部都從材料室裏取了出來。

然後,正是開始進行第一個藥方的配伍和煎煮。

“茵陳,山梔……”

方丘隨手拿起一個專門用來稱量藥材的小型杆秤,每念到一味藥材的時候,就走到那一味藥材所在的地方,然後從中取出大概的亮,放入到小型杆秤中,仔細的稱量起來。

稱好,放到一張黃紙上,然後稱量下一位藥材。

沒多久。

方丘就把茵陳湯所需要的藥材,按照方子的定量,全部稱量了出來。

沒有放下。

稱量出來之後,方丘立刻朝著事先準備好瓷質藥罐走過去,準備直接開始煎藥。

茶桌前。

牛聖醫面帶微笑的看著方丘的一舉一動,什麽話也不說。

站在藥罐邊。

方丘先把配伍好的藥放下,然後在旁邊的爐中生火。

生好火之後,方丘才正式開始煎煮。

藥物的建築方法與臨床藥效關系密切,一直以來都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在《傷寒論》中語言比較劍蓮,但是在煎煮法上卻濃墨重彩,可見張仲景對煎煮法的重視。

各種藥劑的煎煮方法都不盡相同。

此時,握在方丘手中的茵陳湯最合適的煎煮方法就是先下入煎法。

方丘清楚的記得。

在《傷寒論》中,使用劫鏢發汗峻藥十,常常用先煎去沫之法。

利用這種方法來煎煮,可以消散其升散溫燥之氣,以防過汗亡陽,又可暖辛溫峻烈之性,以免藥後心煩。

方丘動手。

先把茵陳放入藥罐中煎煮,然後去沫,然後再放入其他方輔助藥物,繼續煎煮。

一旁。

看到方丘煎煮茵陳湯的方法,牛聖醫微笑著滿意的點點頭。

至少看起來,方丘對細節的把握還是很到位的。

接下來就是火候了。

在控制火候方面,方丘做的也很不錯。

畢竟除了中醫之外,他還有一個武者的身份,身為二花境的武者,即便在不使用內氣的情況下,自身強大的實力也能賦予方丘對火焰溫度的感應和掌控能力。

這種掌控能力,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很快。

把火候控制好之後。

方丘馬不停蹄的直接開始弄第二個藥方。

拿起手中的紙張一看。

第二個藥方的名字:桂枝人參湯。

看到這個方子的名字,方丘立刻就笑了起來。

很明顯。

這個方子的煎法和茵陳湯的煎煮方法完全不一樣,這個方子適合後下入煎的方法。

後下入煎之法。

在中醫中,是需要根據不同的藥物性味特點,並根據病情來使用的方法。

而桂枝人參湯就是使用後下入煎之法的典型。

因為桂枝既有解肌散風,調和營衛之功,又有溫通經脈,溫陽散寒之用,用於外感表證,應當另包後下,以取其辛香走竄之氣味。

拿起一張黃紙,方丘快速的走上前去,取藥。

桂枝(不切)四兩、甘草(灸)四兩、白術三兩、人參三兩、幹姜三兩。

取完藥。

方丘立刻來到第二個火爐和藥罐旁邊。

然後,往藥罐中倒入九升水,先把甘草、白術、人參、幹姜放入其中煎煮,等煎煮得差不多之後,方丘從中取出來五升藥汁,然後把桂枝放入這五升藥汁中,繼續煎煮。

煎煮的同事,關注這茵陳湯的煎煮情況。

查看了一下,兩幅藥材都需要再煎煮一會兒,方丘這才轉身繼續去弄第三幅藥。

低頭一看。

紙張上的第三個藥方名:白虎湯!

“嗯?”

方丘看到這個方子名的時候,又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果不其然。

這第三個方子,竟然是又換了一種煎法。

方丘清楚的記得。

在白虎湯方的記載中,注有“米熟成”三個字。

而這三個字代表的,就是中藥煎法中的米熟湯成煎法。

米熟湯成之法,就是用粳米放入掐中一起煎煮,米熟了湯就成了。

而通過層層解析。

米熟湯成的要以在於,利用粳米作為增稠劑,增加藥汁的粘度,從而提高配伍於其中的石膏在藥汁中的舍量,進而最大限度的發揮白虎湯的臨床療效。

再抽一張黃紙。

方丘快速的走到那一片藥材旁邊,開始稱量和配伍藥材。

石膏一兩、知母三錢六,甘草一錢二、粳米一錢八。

抓好之後。

方丘立刻走到第三個藥罐前,往藥罐裏加入一鬥水,然後把四味藥材全部放入其中,開始煎煮。

開始煎煮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