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槍擊案(第3/3頁)

“對於犯罪過程我沒什麽好說的,也沒什麽好辯護的,整個過程課堂監控錄像上都有,這個小夥子甚至在課堂上等著警察到來的時候,還不忘記為欲望之主解釋祂的教義。”

“這是一位信徒,是一位正信徒!那麽我要問,在一位正信徒面前,稱他的主為‘偽神、騙子’,大家認為,這位教授會有什麽下場?他應該有什麽下場?”

“最後,我要說,這個小夥子曾經救過五個人的命,曾經為了救人兩次遇到生命危險,在醫院急救病房裏躺過兩次,在生死線上掙紮過兩次!他之所以能夠攜帶槍支進入哈弗大學校園,是因為整個哈弗大學所有人,都相信他的品行!另外,被他幫助過的人數以百計,這些被他幫助過的人們,現在正等在法院門外等待你們判決結果。”

“我的辯護結束了。”

……

這場案件的前因後果清晰,作案動機明確,被告人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甚至配合的,將自己作案時的思想活動,都明明白白的表述清楚。

“下面休庭三十分鐘,三十分鐘後宣布判決結果。”法官敲擊了一下木槌,宣布休庭。陪審團和法官進入庭後會議室,開始討論判決方案。

“我認為,這位彼得·傑裏邁亞值得從輕判決。”

“附議。”

“我認為不妥,這個口子不能開,如果我們今天開這個口子,以後有人援引判例,對為信仰殺人進行輕判,將對社會安定造成很大傷害——別忘了,這世界上不止一個宗教,還有伊斯蘭教和聖主教!”

“有道理,世界許多恐怖組織都有伊斯蘭教背景,如果我們今天輕判這件案子,將來會有大麻煩的。”

花旗執行的是海洋法,案例非常重要,一個先例會導致後面的類似案例都援引判決方案。

“但是從道德角度來說,這個小夥子幾乎算是聖徒,我不認為我們按一般殺人案判處這個小夥子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是的,我也這樣認為,這個小夥子值得我們網開一面。”

“信奉欲望教派的人很多,如果我們對他網開一面,那麽其他的欲望教派教徒呢?信仰不能作為殺人犯的脫罪理由!”

“但是信仰會讓人變得高尚!”

“高尚的人殺人,也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

“那麽你怎麽對等在法庭外面的人交代?”

“羅德思教授的女兒也等在法庭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