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槍擊案(第2/3頁)

在他的臉上,看不出任何殺人後的愧疚。

“我剛才犯了一個錯誤,是的,我殺死羅德思教授是一個錯誤。”這個學生說道,他站在講台上像是一個教師一樣。

“——彼得,我在你臉上,看不出你認為剛才的事情是一個錯誤。”課堂裏,有人提出疑問。

也許是平時大家的關系比較好,也許是這位彼得現在一臉平靜的表情讓人覺得不那麽危險。

“如果是我主,不會認為羅德思教授說的話是褻瀆,因為我主希望看到人類文明的進步,任何不同方向的思考,對我主來說都是可貴的。”

“彼得,那你——”

“很抱歉,我沖動了,我沒有我主那樣的包容。所以我犯了罪,我扼殺了一個思維方向。”

“那你現在——”

“我的罪行不容逃避,但不能因為我的錯誤,讓大家誤會我主的教義。因此,我要在此向各位同學道歉,解釋我主的教義,並承擔我的罪責——我主並不主張逃避罪責,我會在這裏等警察到來。”

……

哈弗大學教授在課堂上被槍殺,在花旗掀起軒然大波——雖然在花旗校園槍殺案已經不怎麽稀奇,但是哈弗大學還沒發生過這種事。

尤其是殺人者彼得·傑裏邁亞,他之所以能攜帶槍支進入校園,是因為史特爾總統法案——經過考核和推選,校園中一部分道德崇高,願意舍己為人的老師和學生,擁有在校園攜帶槍支的特權,他們也擁有擊斃非法攜帶槍支進入校園危險分子的權利。

可是,這位合法校園槍支攜帶者,卻用他攜帶的槍支在課堂上擊斃了他的老師。

再加上他的欲望教派背景、課堂上帶有宗教意識沖突性質的辯論過程。

更何況這位彼得·傑裏邁亞殺人以後,不但痛快的承認了這是自己的個人沖動,而且居然還在警察到來之前,給同學們上了一節欲望教派的教義課。

這一切一切,都將這宗案件推上風頭浪尖。

馬薩諸州,博士頓市法院。

“彼得·傑裏邁亞,二十一歲,於兩年前被哈佛大學商學院錄取。曾經有兩次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他人的記錄,於去年獲得波士頓好市民稱號——他在校園內佩戴槍支的資格也是由此而來。他平時除了學習之外,絕大多數時間都用於社區服務,幫助過的人數以百計,三年來有記錄的義務獻血超過五次,兩次因為見義勇為受傷進入醫院。”

“這是一個好小夥子!是的,現在他是被告,是一個殺人犯,但是我仍然要強調,這是一個好小夥子!”

“對於他的罪行我沒什麽好辯護的,他對我說自己不需要律師,願意接受任何懲罰——我告訴你們實話,我甚至沒收到他一分錢的律師費,真的。但是這裏很多人都認識我,我不是一個會給人免費辯護的律師,那麽我的律師費是哪裏來的?我的律師費是從他曾經幫助過的那些人那裏來的,是這些人主動籌集、募捐來的,我這裏有一份名單和這些人籌集律師費的過程記錄,我將作為輔助證據提交給法官,以證明這些律師費來路清白。”

一般的律師,在法庭上這麽侃侃而談,早就被人打斷了,可是這位為彼得·傑裏邁亞做辯護的律師是花旗有數的大律師,光是他在法律界的地位,就足以保證他的辯護不會被人打斷。

“這些人聽說這個好小夥子殺了人、犯了罪,許多人第一個念頭是不可能!第二個念頭是他殺的人一定是罪有應得!在這裏,我不是說這些人想法是對的,而是說,這些從側面證明了,這個小夥子的品行是多麽受人信賴。”

“是的,他槍殺了他的老師,但是我要說,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這個孩子曾經生活在迪特爾,他原本有一個窮困但是幸福的家庭,但是他的父母在一場街頭槍戰中被誤殺,銀行收走了還未還清貸款的房屋,他和他的妹妹流落街頭。如果按照正常發展的話,他可能要去做毒販、去搶劫、去盜竊才能養活自己和妹妹。”

“是欲望之主在絕望中拯救了他們,在欲望牧場中,他和他的妹妹重新找到了幸福和尊嚴。也是在那裏,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並通過欲望牧場提供的免費教育,考上了哈弗大學。”

“他樂於助人、見義勇為的品行,和那段溫暖的欲望牧場生活也是分不開的。但是他為什麽要離開那個溫暖的欲望牧場,來哈弗求學?因為他相信,哈弗是世界最好的學校,在這裏學習,能讓他將來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多的貢獻!”

“然而他在這裏遇到了什麽?一位教授,一位哈弗大學德高望重的教授,這位教授毫不客氣的攻擊了他的信仰、稱欲望之主為‘偽神、騙子’!這個小夥子沖動了,拔槍擊斃了這位教授,於是他犯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