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2/7頁)

她們活了四十年,開刀還是第一次,立馬兩個人都開始慌了,小心翼翼問醫生能不能不開刀,她們以後多喝水把石頭排出去?

這不廢話嘛,都說是必須手術的大小了,再耽擱萬一長大了咋整?堵塞或壓迫到腎臟血管,造成腎臟供血不足,壞死怎麽辦?

被醫生一“嚇”,妯娌倆只好忍著眼淚,握著彼此的手,做就做吧,挨一刀總比大病不死不活的強。她們一副“赴死”的態度打了麻藥上手術台了,可剩下眾人卻麻煩了。

自從姚安娜設計的女士包面世後,可是引發不小的轟動嘞!那樣精致小巧的皮包,跟笨重的男士包可不一樣,這可是真正的主流市場第一次重視女性審美的開端!

一個小一百的女士皮包,背的不止是精致漂亮,還是地位的經濟條件的象征!男人家背個算是暴發戶,可家裏女人卻還是用著早幾年的布包,甚至書包,男人能有面子?

對於那些驟然乍富的農民來說,一百塊錢已經不是什麽天文數字了,隨便燒一窯磚養一塘魚就是大幾百,一年下來也有好幾千的收入。

這樣的女士皮包很快風靡全市,其他縣市的百貨商店看到商機,皮革廠倒是不缺訂單的。

本來說好初九開工,因為年前又多了幾批訂單,都是指明要姚安娜家那樣的女士皮包,陳麗華年前就開始請假休息,好好養胎的,現在又少了她倆,真是雪上加霜!

以前,大家都不舍得請工人,生怕多一個工人就要多分一份工資出去,所以生產線每一環都只有一個人,都是無可替代的。可現在她倆住院了,大夫說最少需要半個月來恢復,半個月之內不能久坐和勞累……莫非整條生產線要等她們半個月?

人客戶可是等著要貨的呀!

不能按時交付,這損失的不止是錢,還有廠子的信譽。眼看著半年來大家加班加點建立起來的好名聲,就要被她們一場病給毀了,大家心裏都不好受。

可要責怪她們吧?又不忍心,畢竟也不是她們要故意生病的,甚至為了損失的半個月,兩個女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比其他人還傷心嘞!

黃永貴愁眉不展,就是顧學章也拿不定主意。

“要不咱們招幾個工人吧。”幺妹建議。

其他大人神色松動,可都不出聲。窮怕了,總覺著自家人就能搞定的事還要請工人,就是赤裸裸的把自己兜裏的錢分出去,誰也不情願。

春暉眼神一動,“大伯顧叔叔你們想,為啥市三紡的工人要安排三班倒?為啥他們效益這麽高?請幾個工人,咱們就不用每個星期全廠停工休息,安排輪休制就行。”

是啊,因為全廠停工休息兩天,機器停了,手停了,課嘴卻不能停,一個月也要損失至少八天,有的時候甚至十天。

每月近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停工,要說效率,那也不高。可請了工人安排輪休,就能多出三分之一的生產時間,這點時間創造的價值,遠遠比開出去的工人工資高多了!

這就是小農思維的局限性,他們單以為賺的錢就是自己的,只要能保住賺到的錢就行,哪裏懂得計算經營成本和增加產值?可顧學章不一樣,他覺著兩個姑娘說得很有道理,當即要開“股東大會表決。

春暉的話很有說服力,這場表決以百分百的票數同意招工,而且是招十人,每個環節增加一人,以防再有意外情況發生的時候能有人替代周轉。可大家還是怕飯碗被人搶走,強烈要求技術含量最高的黃永貴和林巧珍那兒不能教給別人,那相當於是整個廠子的核心技術!

大家窮怕了,誰知道會不會發生“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兒?而且,所有人必須簽下保密協議,廠子利潤空間有多大,采購原材料成本幾何,以及每年掙多少錢屬於廠子商業機密,誰也不許泄露。

誰要是泄露出去,無論是否對廠子經營帶來危害,都直接取消所有分紅。

因為,不做不知道,一做都知道,人造革成本真心不高,做包是個暴利行業,大家也知道不可能藏一輩子,他們不說總有別的廠子會說,可多藏幾年就能多掙幾年。

作為廠裏的小會計,崔綠真比誰都清楚這種暴利!她每次算賬的時候都要忍不住誇自己一句“天才”。

她小地精可真是個天才!

就連幾個孩子都知道,無論是牛屎溝還是蘇家溝的村民向她們打聽廠子的事,她們都是一概不知,不回答,甚至春芽還能罵幾句回去,給人弄得灰頭土臉。對於這樣的懲罰,所有人都是打心眼裏害怕,又打心眼裏必須支持的,維護既得利益是人類共同的需求。

而招工優先考慮的肯定是熟人。陳麗華娘家有個堂兄平時挺照顧她老父母的,所以當她一提讓堂嫂來上班,大家都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