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大評審團(第2/2頁)

最終正式發表的論文或出版的學術專著上,作者姓名總歸有個排序,排序的依據很簡單:貢獻度。

法爾廷斯、林登施特勞斯、龔長偉三位技術顧問的名字不會出現在作者名單中,他們將在論文的結束語或學術專著的前言部分被感謝。

黎曼猜想證明的後半部,主戰場是普林斯頓數學系三樓的咖啡廳,分戰場是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

還有五個多月的時間開國際數學家大會,能否在10月份之前完成黎曼猜想證明的後半部,沈奇心裏也沒底,團隊陣容加強了,但所面臨的課題困難度呈幾何倍數增長。

越深入研究ζ(s)第三個表達式,沈奇發現這玩意越難搞。

又過了一個月,到了五月底,沈奇團隊關於黎曼猜想後半部的研究工作在緩慢推進,雖然緩慢,但有計劃性。按照這種有計劃性的項目進度,今年10月之前估計搞不定。

與此同時,沈奇也收到了一個好消息,關於黎曼猜想的前半部分,IMU和《數學學報》聯合組織的大評審團會在近期抵達美國。

沈奇將接受大評審團11位國際知名數論專家的面對面提問。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沈奇等待這場特殊的答辯足足等了兩個月,他做好了一切準備迎接這場國際性的答辯。

正常情況下,一位作者給一家學術期刊投論文,期刊那邊找幾位審稿人開展審稿工作,過了就收錄論文,不過就拒收。

作者和期刊編輯部工作人員、審稿人是不會見面的。

但沈奇這種情況屬於例外,號稱“半部成神”的《基於‘雙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證明》,動靜搞的太大,雙盲或單盲審稿制度已不適用沈奇這種非典型案例。

《基於‘雙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證明》這篇論文,大評審團悄悄咪咪的研究了兩個月,對外沒有公布任何消息。

沈奇預計,大評審團一定取得了一些研究進展,並有很多問題想問自己。

在三月份的科學突破獎學術大會上,沈奇並沒有參與答疑環節,因為那時沒人可以提出問題。

11位和沈奇扯不上任何關系的數論專家辛苦工作了兩個月,現在,他們帶著問題來到美國,來拷問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