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人怕出名

沈奇送歐葉回到哥倫比亞大學,順便和龔長偉交流了一下學術問題。

返回普林斯頓,沈奇梳理了一下近期的收獲。

來普大讀書的這一年半時間,發表了五篇論文,其中三篇刊登在四大期刊上,分別解決了沃什猜想、穆勒—沈定理和沈氏近迫定理。

可以說,這三篇四大期刊論文,這三個重要問題的解決,是沈奇未來一段時間混跡數學界的本錢,是他非常重要的一筆學術資本。

一年多的時間連續收獲陳省身數學獎、福特獎、數學突破獎,沈奇的野心進一步激發,他渴望獲得牌子更響亮的大獎。

單個獎項的品牌力,和頒獎機構的影響力、權威性直接掛鉤。

陳省身數學獎的頒獎機構是中華數學會,福特獎的頒獎機構是美國數學會,數學突破獎的頒獎機構是幾位富豪設立的基金會。

在數學圈業內人士看來,美國數學會的影響力、權威性較高。

福特獎是美國數學會旗下的一個小品牌,美國數學會旗下還有十幾個數學獎項品牌,品牌力最高的是柯爾獎和斯蒂爾獎。

毫無疑問,世界範圍內影響力最大的頒獎機構是IMU,他們旗下設立菲爾茲獎、拉馬努金獎、奈望林獎、高斯獎、陳省身獎。

IMU旗下的前兩個品牌不需贅述,奈望林獎頒給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數學家,高斯獎頒給應用領域的數學家,陳省身獎和陳省身數學獎是不同的獎項。

陳省身獎是個國際性的獎項,四年頒發一次,屬於終身成就獎的性質,年齡沒有超過60歲的數學家幾乎難以獲得陳省身獎。

另外兩個大品牌沃爾夫獎和阿貝爾獎,其頒獎機構分別是德國沃爾夫基金會、挪威政府,W+A這兩個獎也是終身成就獎的性質,米爾納、懷爾斯、德利涅這些超級大牛獲獎時年齡均在60歲以上。

當然還有號稱與諾貝爾獎齊名的,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克雷福德獎,這個品牌六年發一次,沒啥捷徑,熬吧。

沈奇掐指一算,自己在未來幾年內有可能刷到的品牌大獎其實不多,菲獎、拉馬努金獎、柯爾獎、斯蒂爾獎,就這麽幾個。

還是太年輕啊,這或許是沈奇目前遭遇到的最大障礙。

說到學術資本,沃什猜想、穆勒—沈定理和沈氏近迫定理夠沈奇吃好幾年了,而黎曼猜想,足夠沈奇吃老本吃一輩子。

《基於‘雙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證明》在arVix上只是預錄,以證明學術原創性,並供全世界的數學家觀摩、品鑒。

被歐葉喻為“半部成神”的這篇黎曼猜想論文,還是需要正式發表在期刊或學術專著上的。

沈奇編寫的《數論史》有了重要的幹貨,但距離完本出版還有一定的時間。

“所以,這前半部,還是投期刊吧。”沈奇開始工作,將《基於‘雙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證明》調整為標準的期刊論文格式。

工作量不大,只是格式的微調,內容不需要改動。

剛調整完期刊論文格式,沈奇接到一個電話,IMU的代表登門拜訪了。

在普林斯頓校內,沈奇見到了IMU的代表安德烈·維澤先生。

IMU的總部設在德國首都柏林,這位維澤先生是德裔美國人,他出生在美國,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德語和希伯來語。

數學圈子裏的德國人可真不少,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當代。

維澤先生親自給沈奇送來一封邀請函,以表重視。

沈奇拆開邀請函一瞅:“10月,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的報告時間,十分感謝你啊維澤先生,辛苦了。”

“這是你應得的,沈。”維澤有點羨慕的說到,“曾經我也是一名數學家,現在主要做管理工作。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會堅定的留在慕尼黑當一名數學教授。”

“你現在也可以這麽做,應聘成為教授,維澤先生。”沈奇說到。

“我十年沒有從事數學一線的研究工作,都快忘記了如何展開二重傅裏葉級數,沒有一家學院會雇傭我這種教授。”維澤遞給沈奇一張名片,說到:“一線研究交給你們了,我們負責後方支持。”

沈奇接過名片看了看:“維澤先生,你還有一個身份呢?斯普林格出版集團高級經理?”

“IMU很窮,菲獎的獎金也才15000加元,我在IMU是不領工資的。”維澤笑了笑,說到:“我總得生存,我需要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

斯普林格出版集團高級經理算是體面人,養家糊口沒有任何問題,還能活的很安逸。

德國斯普林格出版集團是科學文獻出版界的巨無霸,與荷蘭愛思唯爾集團、英國自然出版集團齊名。

主打醫學、生化的愛思唯爾旗下擁有大名鼎鼎的期刊雜志《細胞》、《柳葉刀》、《四面體》,從事醫學、生化領域研究的人群都聽說過或者訂閱過這些期刊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