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舌戰群美(第2/2頁)

陸光復滿口轉述著剛才課上布熱津斯基提到的進一步震懾伊朗的種種可行性舉措。他是學國際商法的,國際關系並不是特別擅長,只是選修,所以也說不出什麽自己的新意。

顧驁當然要毫不留情地一點點反駁。

實話實說,真比實幹才能,布熱津斯基完全是漏洞百出。他這人或許可以做一個看大勢的學者,卻不知道實際的操盤,讓他當國務卿絕對是災難,目前當個顧問,也給總統捅了不少簍子。

所以要在實戰上駁倒他是很容易的,甚至可以直接拿他的政敵、剛剛被迫辭職的前國務卿萬斯的很多話就能駁倒。

最多再借鑒一些同樣政見相反的基辛格。

當然了,要批駁布氏在這個問題上的荒謬,必須先說一下雙方爭論案例、以及今天課程的事件背景——那就是“伊朗人質危機”。

這個事兒是去年年底弄出來的,當時美國總統在布熱津斯基的勸說下,公開允許已經被推翻了大半年的伊朗前國王禮薩·巴列維到美國治療淋巴癌。

結果激怒了伊朗的掌權者,派了一幫黑道份子假裝“自發”攻占了美國大使館,綁架了52名美國外交官作為人質,試圖逼迫美國遣返被推翻的前國王。

美國一度以為靠制裁就能解決問題,結果伊朗根本不在乎與全世界斷絕國際貿易,卡特非常下不來台。

3個月前,也就是4月初的時候,卡特與布熱津斯基終於決定武力解決,他們先是在4月8號宣布正式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25號,總統直接命令海豹突擊隊對伊朗人質發動了一次武力營救行動。

但匪夷所思的是,護航戰鬥機隊因為神秘的意外因素偏航(最後公開的理由是高空沙塵暴)。

而伊朗人是有F-14“熊貓”爭奪制空權的,美國人光靠裝著海豹突擊隊的“黑鷹”直升機執行營救無疑是自殺。所以最終行動被取消、失敗。

國務卿萬斯在這個問題上一直是堅持反對武裝營救的,他指望靠秘密外交解決問題,所以與聽信布熱津斯基一派的卡特總統,有了激烈沖突。

所以行動失敗後,卡特總統非常憤怒,以為是萬斯為首的鴿派搞鬼扯後腿,雙方進一步交惡,導致萬斯於三天後正式辭職。

然後,卡特臨時委任了他一個毫無外交經驗的好友、參議員馬斯,臨時出任國務卿,準備把伊朗這個臟事兒搞定之後,下一個總統任期內,再換布熱津斯基當國務卿。

(如果在國務卿辭職後立刻讓國家安全顧問接任,容易讓外人以為“總統的內閣有內訌”,所以一般是不能直接接上的。雖然布熱津斯基跟萬斯確實宮鬥了4年,總統面子上還要假裝內閣很和諧。)

因此,至少在1980年7月底這個時間點,在美國的國際關系學界,布氏的鷹拍處置方式論調,在學理上暫時壓了萬氏的鴿拍路線一頭——搞政治的都沒什麽節操的嘛,很容易受當權派的影響,誰成功了就鼓吹誰唄。

這也更加彰顯了反駁的難度。

“你們太小看所謂的秘密外交了——你們以為你們那些前輩們搞的秘密外交,就是顧問先生在台上說的那種有損美國尊嚴的事情嗎?不!既然是秘密的,那就說明沒有一次損害了美國尊嚴,甚至正是為了‘送錢保面子’,才‘秘密’的。

事實上,去年11月份公然允許禮薩·巴列維來美國治療淋巴癌,就已經是一步敗筆了。如果是基辛格閣下或者萬斯閣下決策,更好的選擇是暗中派CIA的人出國保護巴列維國王、並派去最好的醫生和醫療設備。

同時讓巴列維國王自己宣布‘因為身體健康狀況急速惡化,不適宜舟車勞頓再趕去美國’。而國內這邊,可以高調宣布願意接納國王,但最後沒接到——那不是既有了‘保護前小弟’的面子,又不會激怒伊朗的當權者。

秘密外交的精髓,就是口號要喊、旗幟要揮、狠話要放,但最後不能做的事情,依然總能因為豬隊友的不給力而沒能事實上做成。看不透這一點的人,只能在大學裏當個談論大勢的哲學家,而無法在具體問題上為美國爭取到最大的利益。這種人成為國務卿只會是美國的災難,他也永遠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