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談笑有鴻儒究極版

據說那一夜的演唱會後,第二天鄧麗筠就離開紐約回了洛杉磯。

不過這一切和顧驁沒什麽關系。

他只是帶著小弟們,見識一下林肯中心和大都會,哪怕沒有鄧麗筠,他也會隨便找個美國歌手聽一聽。

因為音樂會的亢奮,一群本來精力都焉不拉幾的家夥,好歹是撐到了晚上10點才上床睡覺,順利把時差倒了過來。

第二天一早,其他人都還沒起,顧驁和蕭穗已經精神抖擻地吃了早餐,他們坐慣了飛機,所以飛機上休息得不錯,精力自然恢復得也比別人好。

用完餐,他們就打車去哥倫比亞大學——因為顧驁依然得穿正裝,坐地鐵會流太多汗,有損形象。

畢竟是第一次去哥大,還要找管理部門打聽消息,穿得太寒磣被人趕出來就不好了。

另外,顧驁還得帶上所有可能用到的證件。當然,能不用的還是盡量不用。

跟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其他常青藤八盟校裏的大學相比,哥大的布局風格實在是很有特色——其他七所學校,幾乎都可以說是“園林大學”,要麽沒有圍墻,綠化優美、要麽占地極為奢侈,走老遠才能看見一幢樓。

而哥大的校園布局嚴謹、建築林立,還有羅馬柱雕塑的巍峨正殿,搞得跟聯邦最高法院一個德行。整個校園圍墻從東到西只有200米,占地局促得一逼。不過卻也因此最符合中國人對大學的審美和認知。

誰讓它蓋在最寸土寸金的曼哈頓呢。

顧驁稍微打聽了一下,找到訪客接待處。他衣冠楚楚,倒也沒讓人懷疑。

亞裔在美國只有不到4%的人口,但因為黃種人讀書吊,21世紀時在美國頂級大學一度逼近20%人口比例,超出其他族裔5倍。即使是在1980年代,10%還是妥妥的。所以長一張亞洲臉,在大學裏是不會被人注目的,大夥兒都覺得習以為常。

“您好,先生,有什麽可以幫你的嗎。”

“我能檢索一下,貴校是否有一名姓陸的中國籍學生。我是他在大陸的親戚,失散多年了。據我所知1978年時他還在貴校求學,不知道如今是否已經畢業。”

“抱歉先生,這不符合規定,您必須提供更多的消息。”女接待員很禮貌,但也油鹽不進。頂級大學是很規範的,也沒法塞小費。

“他父親叫陸北伐,是我Uncle。”

女接待員依然狐疑地看著他。

“我的意思是,Maternal的Uncle。”顧驁艱難地解釋。

誰讓英語這些蠻夷語言沒有人倫序列呢,伯叔舅乃至姨夫姑父都特麽是uncle,出了五服的長輩男性也這麽叫。他只能強調是“母系那邊的uncle”,也就是“舅舅”,不是什麽遠親。

費了一番口舌,對方終於答應按留學生國籍和緊急聯系人幫他查一下。

“先生,只有一個人符合你的描述——陸光復,不過他是法學院的新生,國際商法方向。哦,此前他在本校商學院讀的本科,金融專業。”女接待員終於理出了一條有用的消息。

美國的大學,法學院是沒有本科的,只從其他專業的本科畢業生裏跨專業招人。招到之後就碩博連讀,一般至少要四年,出來後拿到的就是SJD/DL的學位(法學/法律博士)

哥大是常青藤盟校裏唯一地處紐約的,又毗鄰華爾街,所以這裏的金融系非常有名。

看起來,陸光復還是個學霸……

“謝謝你,小姐。”顧驁禮貌的與女接待員告辭。

離開接待處後,蕭穗嘖嘖稱奇:“你表哥好像讀書比你還厲害啊,居然能在哥大讀金融系,還考研讀國際商法。”

“那是他起點高,我要是當年有那個條件……讀書不重要,真才實幹才重要!”顧驁很是不服。

一想到自己穿越後還是撿漏上的國內頂級名校,顧驁就不想在讀書的問題上多聊。

成就不在學歷!

……

顧驁一路按圖索驥找到法學院的宿舍,被告知國際商法專業研究生們、正在上國際關系的大課,不在寢室。

顧驁只好再找到課堂。

結果還在走廊上,倆人就被驚到了,因為學生太多,教室後面已經站滿了人,都排到門口了。

“這麽多人?!哥大生都這麽好學的嗎?”蕭穗暗暗咋舌。

顧驁也覺得奇怪,不過他的分析更加理性:“對於國際商法專業的學生來說,主修應該是法律,國際關系只是次要的選修課,怎麽會這麽熱門呢?莫非還有國際關系專業的人來旁聽?”

瞎想無用,顧驁稍微觀察了一下,看到後墻邊門口有一個黑人學生站在那兒,就過去輕聲打招呼聞訊。

之所以挑黑人,是顧驁覺得黑人受到的壓制比較多,好說話一點。如果找白人,說不定人家不搭理他。

“同學,這課怎麽這麽多人上?不是研究生課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