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利益交換(第2/2頁)

阿爾巴尼亞人注意到了“雇傭了少數幾個工人”這種經濟體被“放著再觀察一下”。肯定會據此攻訐。

可是,偏偏顧驁手上有《資本論》的底牌。他是絕對有把握在“七上八下”的論戰中,把對方駁倒、為國爭光的。

在《歷史轉折中的鄧偉人》一劇中,這個功勞本該是中央經濟政策研究室的專家林子裏、到1982年才立的,並成功據此為個體戶正名。

但這並不代表在此之前,國內理論專家就沒注意到過這個問題。只是因為當時國內報紙很少報道雇傭7人以下的犯錯誤分子的事兒,所以也沒必要為他們找借口,這就是一個“裝甲科技的發展與穿甲彈技術發展互相促進”的關系。

因為這個論證用到的是馬克思的原著,最根正苗紅,最原教旨主義,所以不但在國內有用,拿去跟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論戰也好用。

阿爾巴尼亞人或許可以不認國產思想和理論,但他們不能不認馬克思的德語原文。

顧驁現在缺的,只是讓這個坑在他希望的時間、希望的地點被挖好。

當然,如果外國人沒跳坑,他顧驁也沒多大損失。

最多這趟去阿爾巴尼亞就乖乖走個過場,全程低調一言不發,謹小慎微拎包別失禮,求個無功無過。

無非是白白請托了地方宣傳部門,要欠上蕭/嚴家父子一個不小的人情罷了。

而且,他事後也依然能以自己的名義,寫出林子裏那篇學術討論文章,無非影響和效果不如在外交場合直接“被逼無奈反擊”那麽明顯。

更重要的是,顧驁別無選擇。

如果不故意挖坑、圈定戰場,而是由對方自由發揮,那他一點機會都沒有——馬恩著作那麽厚,他又不是搞政治理論的,臨時抱佛腳怎麽可能面面俱到?

只有擺龍門陣,集中於一點突破,才是唯一的機會。

……

這些更深層次的考慮,如今自然絕對機密,所以顧驁也不能完全告訴嚴平。

他只能稍微透露一點邏輯上無傷大雅的框架,然後主要用人情交換來利誘嚴平。

說白了,就是“你別管我為什麽非要這麽幹。你只要知道你幫了我之後,我會欠你多大一人情、將來願意報答你多少好處”。

嚴平聽得很吃力,最終還是誤解了,還以為顧驁是想直接在報紙上投稿翻案文章、博取個人學術名聲呢,所以需要地方上先投個餌直鉤釣魚。

畢竟以嚴平的閱歷、智商,以及他知道的情報,這已經是想象力的極限。

顧驁也懶得再糾正:“你要這麽想,也行,反正事情辦成了,我承你情,將來必有報答。至於這次的采訪,那就更沒得說了,我完全配合。以後如果還有采訪,我也配合。”

交易完成。

嚴平想了想,鄭重地說:“我只是帶個話,這肯定要家長出面了。這種文章,先得找個不怕死的愣頭青當投稿人——這還算好找,不管許前程給好處,找個身價低的,總能搞定。關鍵是這樣的報道放出來,肯定會有一個省報的具體編輯人員負責。估計得看看有沒有快退休、不怕影響將來仕途的人了。”

雖然嚴平也知道,問題不一定嚴重,如果顧驁方案文章做成了,這些捅出報道的人反而會有功無過。但是在顧驁完成這一切之前,具體的經手人本人是並不知道全局的。他們肯當棋子,本身就需要勇氣,也就得塞好處。

兩人商量定了之後,顧驁就全程配合。

采訪工作完成得非常順利。幾天之後嚴平就會回去,並且讓他父親出面,在省裏的宣傳部門各種托關系。後來回復顧驁一切搞定、隨時可以發新聞捅婁子時,已經是11月初的事情了。

這些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