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2012福布斯富豪榜(第2/2頁)

現在兩家公司的股東,也就剩下王業、伯克希爾、李清歡、吳國紅。

一共就這麽四個股東,王業也暫時沒有打算引進新的股東,因為這公司目前並不缺錢。

其中,王業基本上握著絕大部分股份,伯克希爾算是大股東,吳國紅有很少的股份,李清歡的股份少到可憐。

計算股份占比時,外聘的第三方財務團隊花了好幾天時間,才計算出來。

因為股權關系畢竟復雜,華尚國際在優選優品有占股,然後伯克希爾既是優選優品的股東,又在這次華尚估計退市過程中出了不少錢。

吳國紅也是在華尚國際中有著原始股,這次回購股份也掏了不少現金。

而李清歡則是沒有掏錢,只是手裏握有華尚國際的原始股。

等到第三方財務團隊計算出來準確的占股比例,第一屆華尚國際&優選優品董事會正式召開。

合並後的公司,王業股份占比為85%,伯克希爾股份占比為13%,吳國紅為1.5%,李清歡只有0.5%。

不要小看這1.5%,甚至0.5%的股份,因為這家新公司,如果上市的話,市值穩穩地超過一千億!

1.5%就是十五億的市值,0.5%就是五個億!

甚至會更高。

董事會討論的第一個議題,就是新公司的名稱。

不,應該說是新集團的名字,因為這次合並後,成立的是一個集團公司,下轄三大分公司。

華尚公司、THE TOP SHOP公司,以及優選優品公司。

王業自知起名無能,就讓大家討論決定。

“華尚國際,優選優品,要不要叫華尚優品?”吳國紅出主意道。

伯克希爾的股東代表布特聳了聳肩,表示無所謂,這只是個集團名字,沒多大意義。

李清歡皺了皺眉頭,表達了不同意見:“如果是品牌,起四個字挺不錯,但是集團公司名字就沒必要這麽長了吧。”

看到她們在這糾結,王業笑了笑:“別在這種小事上面糾結了,就各取一個字,叫華優集團吧。”

好吧,董事長發話,大家也就沒什麽意見了,新集團名稱正式命名為“華優集團”!

集團旗下,三大分公司,王業親自擔任集團董事長兼優選優品公司總經理。

劉文娟擔任優選優品公司常務副總,並負責全面工作。

李清歡擔任THE TOP SHOP公司總經理。

王燕擔任華尚公司總經理。

至此,王業對於自己手下幾家服裝公司的規整,才算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幾個分公司發力沖刺了。

THE TOP SHOP在國內的市場基本飽和,在沒有新的優質購物中心出現的情況下,暫時停止開新店。

那麽李清歡的目光,就要轉向國外了,第一步,就是亞太區的市場。

做國外市場,有兩條路可選。

第一種,就是自己過去成立分公司,自己開直營店。

這種模式的好處就是掌控力強,也能夠直接掌握當地市場的需求以及變化,並迅速做出調整。

壞處是投資巨大,而且拓展速度比較慢。

第二種,當然就是找一個強力夥伴進行合作,授權合作夥伴去開店。

這種模式的好處和壞處,恰好和第一種模式相反。

開店快,基本無投資,但是渠道等於握在別人手裏,一旦出現什麽變化,就措手不及。

李清歡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走第一條路!

THE TOP SHOP定位比較高端,所以並不需要開很多的店。

在一些欠發達國家,甚至只需要在首都開那麽兩三家店就行了,這種情況下,拓展速度就變得沒那麽重要。

更重要的是店鋪質量!

她開始按照自己的計劃穩步推進THE TOP SHOP的發展。

……

現在的李清歡,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連上台進行客戶談判演習都有點膽怯的女孩子了。

經過王業兩年多來,持續不斷的淬煉培養,在高壓下,李清歡不但承受住了壓力,而且快速成長。

現在的她,已經稱得上一個合格,甚至優秀的公司總經理了。

所以,對於THE TOP SHOP這邊,王業也是十分放心,完全不用他在操心。

至於華尚公司那邊,王業在拭目以待,王燕這個“007”能否像幾個月前一樣,再次創造出一個奇跡,把瀕臨困境的華尚品牌拉回正途呢。

對於這個女孩子,王業也是充滿期待。

究竟是成長為第二個李清歡,還是被重壓壓垮呢,他現在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