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台下交易(第2/2頁)

巴菲特和王業,兩人都是聰明人,很多話不用說太明白就能互相領會。

其實在巴菲特來之前,伯克希爾內部是有進行過討論的,董事會成員有人提出,為什麽巴菲特就如此的看好優選優品這麽一家還沒正式亮相的公司呢?

如果選服裝行業的話,那麽全球範圍內太多更好的選擇了吧,例如那些奢侈品大牌,例如快時尚的ZARA、HM、優衣庫等。

巴菲特的回答讓眾人埡口無言,那就是,服裝業歸根結底屬於紡織業,設計上的領先是可以被超越的,但是行業的基礎產業,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現在看起來這些國外大牌,還有那些快時尚品牌風光一時,但是長久來看,真正偉大的服裝企業,必將產生於華國。

因為那裏有著廉價的原材料,有著廉價的勞動力!

而這兩個因素,才是紡織行業的最基本的要素,在以後的競爭中,將起到決定性因素。

至於那些奢侈品大牌,說到底,還是太小眾,銷售額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做得太高。

真正能把規模做大的,還得是平價服裝品牌,也就是優選優品這樣的定位!

而王業,兩年磨一劍,他本人已經在服裝行業、甚至化妝品行業和互聯網行業證明了自己。

那麽優選優品這柄利劍,一旦出鞘,必將斬殺掉所有的競爭對手,起碼在華國市場是這樣。

……

沒有人能反駁巴菲特的分析,因為確實是這個道理。

雖然這些年,華國貌似沒有什麽像樣的服裝品牌,但龐大的市場,以及深厚的底蘊擺在那裏,遲早會出現一個真正的世界級服裝公司。

或許,王業的這個優選優品,就是那家公司。

但是,華國企業,想走出國門,光具備產品上的優勢還不夠,巴菲特顯然是知道這一點的。

也就是因為此,他今天才敢提出要入股優選優品。

王業也明白這一點,他正在緊張地思考,和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合作,是否值得。

這又是一場以利益換助力的交易,王業並不反感這樣的交易,他只看值不值得!

如果付出一小部分利益,能收獲更大的利益,那幹嘛不做呢,王業可沒有吃獨食的習慣。

做生意,當然是夥伴越來越多,對手越來越少的好。

思考片刻後,王業開口道:“我可以同意伯克希爾對優選優品進行投資,但是股份占比不能超過10%,而且對優選優品要有一個合理的估值!”

巴菲特一聽,連連搖頭:“不,王,你這太吝嗇了!10%太少了,我們伯克希爾起碼要入股30%。”

顯然,一個漫天要價,一個就地還價。

至於公司估值,這個問題倒不是什麽大問題了,因為優選優品真金白銀地投入,除了王業的50億現金,就是那個服裝生產基地折價五十億了。

滿打滿算也就100億的總投入,再怎麽提高估值又能怎樣呢。

現在他們兩人關注的焦點,是到底要給伯克希爾多少股份,也就是說,王業準備拿出來多大份額的利益,給到以巴菲特為代表的資本方!

這個事情,雖然牽涉極大,但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參與。

巴菲特,身為伯克希爾的靈魂人物,也在董事會上向股東們做過通告,當然有權現場拍板。

王業,既是華尚國際的大股東兼董事長,又是優選優品的個人大股東,當然也有權利直接拍板決定是否接受投資,以及出讓多少股份。

到了最後,兩人各讓一步,同意伯克希爾入股20%。

至於優選優品的估值,巴菲特沒有太小氣,隨意地說道:“優選優品,在我看來,現在就值兩百億,其中一百億是前期投資,另外一百億,則是因為有你在領導著這家公司!”

誰說老外耿直,不會溜須拍馬,這明顯就是拍王業馬屁嘛。

當然,王業也是坦然接受,如果不是在西方金融界有著極大影響力和人脈的巴菲特,換個別人來入股,估值絕對不止是兩百億了。

或者說,王業根本就不會考慮,在這個階段,讓資本介入到優選優品公司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