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王業的打算(第2/2頁)

深深吸了一口那香濃的氣息,王業開口說道:“你對投行圈熟悉嗎?”

這可是汪晶聰的老本行,他立刻笑著回答:“挺熟悉的,我在那個行業做過一段時間,國內外各大投行都算知根知底吧。怎麽,王董有什麽項目需要聯系風投嗎?”

也怪不得他這麽問,一般說起投行,人們第一反應就是風投。而風投一般瞄準的都是新項目,所以他才問王業是不是有什麽新項目。

搖了搖頭,王業語出驚人道:“我現在想轉讓一些原始股出去,不會對公司上市造成什麽不良影響吧。”

“什麽?!”汪晶聰有點目瞪口呆,他萬萬沒想到王業會這麽說。

現在轉讓原始股,這代表著什麽?代表把大把的錢分給別人啊!這些股份,只要捏在手裏,哪怕王業是大股東,上市後三年不能轉讓,那也肯定有著大幅的增值,這麽會現在轉讓呢。

看到汪晶聰吃驚的表情,王業笑了一下,解釋道:“不會轉讓太多,把零頭拿出來吧,一千七百萬股!不會對我的控股份額造成什麽影響,而且最近需要一筆現金急用,所以就想著引入一個投資者,轉讓給他一部分股份。”

王業並沒有把他的真實意圖告訴汪晶聰,因為沒必要,他只需要汪晶聰幫他往投行圈傳個話就好了。

汪晶聰思索了一下:“如果是這樣的話,對象可以不局限於投行,很多基金對這樣的股份其實更感興趣,而且他們手裏資金實力更雄厚。選擇這樣的對象,往往能拿到更好的價格。”

這倒也是,很多基金最喜歡的就是原始股,從一級市場上收購的股票,過了一年禁售期後,再在二級市場上賣出。這一買一賣之間,就蘊含著巨大的利潤,這也是大部分基金最賺錢的業務。

果然是專業人士,比王業考慮得更周到。

王業並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不過他選擇投行作為首選也是有原因的。現在他在金融界的人脈,只結交下一個花旗銀行,這樣不好,局限性太大。

所以他想趁轉讓股份套取現金的機會,多認識一些投行的人,先結下個善緣,以後總有合作的機會嘛。

所以他並沒有單純的考慮轉讓價格上的問題,不過同樣的股份,能多賣一些錢也沒錯。

“你看這樣行嗎,把這一千七百萬股分兩份,引進一家投行一家基金。這些股份會不會有點少,對他們的吸引力不夠?”王業問汪晶聰。

汪晶聰咧嘴笑了:“這可是原始股!現在按兩家承銷商評估的上市價就是30一股了,也就是說價值五億一千萬!一般的投行和基金還真沒那麽大的胃口,能一家就吞下!兩家絕對沒問題的。”

他又搖頭嘆息道:“這可是一大塊肥肉,估計很多投行和基金要搶破頭了!不知道王董有什麽其它要求沒?”

王業當然有要求,就算按30一股賣出去都有無數的投行基金搶著買。至於10塊一股的價格,那是想都不要想了。就算30一股,這也是等於華尚國際上市的中標價!

炒過股的股民都知道,新股上市,想中一標有多難!而且上市後,如果遇到好行情,公司盈利預期再有一些想象空間。那股價就好看了,上市後聯系十幾二十個一字板都很正常,有些很誇張的連續幾十個板!

也就是說,正常的公司上市後,股價比發行價漲兩三倍是表現一般,漲到四五倍以上才算表現優秀。

現在王業把這一部分股份放出去,要是哪個基金能拿到手,等華尚國際上市後再運作一番,一年後出手就是幾倍利潤,誰能不動心呢。

所以王業對於入局的投行和基金也有要求的,不是白白送給他們大筆的利潤。

“投行分一千萬股吧,要求是國內投行,北邊有背景的那些,但不要國字頭的。你明白吧。”王業說得有些含糊,但他相信汪晶聰明白他話裏的意思。

汪晶聰當然明白,投行也分很多種的,外資不談,國內的也分民間背景、官方背景,半官半民背景的,王業這是要引入北邊的助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