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6章 前景難測(第2/2頁)

但風向只是風向,媒體無法準確預測評審團的喜好,這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上早就不是什麽新鮮事了。

最終,官方場刊火熱出爐,兩顆五星,四顆三星,三顆兩星,一顆一星,最終在滿分四分的評價之中,“龍蝦”得到了兩點七分。

細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首先,評論相對居中平均;其次,好評大於差評,五星的數量高於一星的數量,三星的數量也高於兩星的數量。換而言之,整體來說,“龍蝦”的評論還是在爭論與熱議之中走向積極的趨勢。

兩點七分的平均分就是最直接的體現。

對於戛納電影節來說,三分以上的作品才能夠被稱為“經典佳作”,比如兩年前的“醉鄉民謠”就是如此;但有史以來,能夠在戛納電影節贏得三分以上評價的作品也不過區區二十多部而已,數量非常稀少。

兩點七分,這已經是十分不俗的評價了,那麽,“龍蝦”在主競賽單元到底處於什麽位置呢——手中官方場刊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今天是戛納電影節的第六天,一年一度的盛會剛剛過半,主競賽、導演雙周、一種關注等等單元部門的放映計劃都在穩步展開,其中最受矚目的主競賽單元已經放映了八部作品,所有評分全部都公開呈現:

“海街日記”,2.5。

“故事的故事”,2.0。

“索爾之子”,2.8。

“我的母親”,2.7。

“青木原樹海”,0.6。

“我的國王”,1.4。

“市場法律”,2.3。

“龍蝦”,2.7。

根本不需要分析,主競賽單元的整體格局非常清晰。

格斯·範·桑特的“青木原樹海”在萬眾期待之下登陸戛納,卻遭遇史無前例地全面撲街,這部由馬修·麥康納主演的作品,面對一片口誅筆伐的聲討,創造二十一世紀以來戛納的最低場刊評分,格外慘烈。

匈牙利導演拉斯洛·奈邁施(Laszlo Nemes)的長片處女作“索爾之子”年初被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拒絕,盡管能夠在非競賽單元放映,但主創團隊還是決定放棄柏林,前來戛納,最終迎來了巨大的成功,目前以兩點八分領跑場刊最高分,而且還在首映式現場贏得滿堂彩,科恩兄弟和西耶娜·米勒都熱淚盈眶。

然後……意大利導演南尼·莫萊蒂(Nanni Moretti)的新作“我的母親”和歐格斯·蘭斯莫斯的“龍蝦”同樣以兩點七分暫時並列場刊第二,比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話題之作“海街日記”評價還要更加出色一些。

那麽,這到底意味著什麽呢?

答案是:不意味著什麽。

場刊是場刊,評分是評分,而獎項則是另外一回事,媒體記者的審美無法代表評審團的意見和觀點。

但其中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龍蝦”遠遠沒有撲街,甚至沒有“超脫”當初面臨的口誅筆伐那麽嚴峻苛刻;繼“抗癌的我”之後再次挑戰喜劇表演的藍禮,出人意料地刷新了大眾印象,再次帶來了新奇的表演。

可以言之鑿鑿地說,不久之前剛剛斬獲第二座奧斯卡小金人的藍禮,依舊保持了自己的一貫高水準。

這就已經足夠。

更何況,即使是撲街了,藍禮也依舊能夠引爆記者的討論熱潮;所以,這對記者來說沒有什麽影響。

“所以,感覺如何?”等待藍禮將場刊閱讀完畢,布萊德利順勢拋了一個引子。

藍禮抿了抿嘴角,“我非常想看看’索爾之子’和’青木原樹海’兩部作品。”一部最高分和一部最低分。

布萊德利不由笑出了聲。

蓋文好奇地詢問到,“為什麽呢?僅僅只是因為好評和差評嗎?”

“部分原因。我必須承認,格斯到底拍攝了一部什麽作品,才能夠讓媒體打出如此低分。”藍禮再次瞥了一眼場刊:六顆一星,四家媒體拒絕評論,這真的太糟糕了,“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初’大象’在戛納首映的時候,因為爭議太大,甚至還有記者在媒體發布會上大打出手。我猜,這次作品是否也是如此呢?”

上一世,藍禮始終不曾觀看過“青木原樹海”這部作品,因為覺得沒有必要,但現在視角和想法都發生了改變,他的確產生了一些好奇。

“此前克裏斯托弗·諾蘭親口證實,’星際穿越’的頭號選擇是馬修·麥康納,但最終還是選擇了你來出演。錯過了這部作品之後,馬修在這兩年的作品似乎都沒有能夠達到預期,被普遍認為是小金人魔咒,這次的’青木原樹海’又面臨如此遭遇,你有什麽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