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6章 前景難測

除了意大利的“每日事實報”之外,還有德國的“時代周刊”和英國的“銀幕”兩家媒體雙雙給出了兩星。

德國的“時代周刊”,“電影以一種冷色調的詭異開篇牢牢抓住了觀眾的視線,從設定到概念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冰冷機械的表演更是錦上添花。但進入中段過後卻開始出現了迷失,導演似乎沒有能夠百分百確定自己的敘事重心,不僅丟掉了黑色幽默的最大核心:‘人類轉變成為動物’;而且在愛情與家庭、關系與階級的主題思想之上發生了搖擺不定的偏移,導致前半段積蓄起來的能量全部煙消雲散。”

字裏行間都可以深深感受到這家德國媒體的“恨鐵不成鋼”,後來這本雜志還專門撰寫了一篇深度影評展開分析,從整個故事框架到主要線索再到支線布局,然後深入分析劇情的起承轉合,對於最終成品的“混亂”表示了深深遺憾,他們認為“歐格斯·蘭斯莫斯完全具備了拍攝出一部名垂青史經典佳作的機會”。

同時,文章之中還強調了整個演員陣容的出色,不僅僅是藍禮而已,本·威士肖、蕾切爾·薇茲和約翰 C·賴利等等演員全部都奉獻了精彩表演,看似木訥實則巧妙的表演方式賦予了角色更多值得挖掘的內涵,這也是文章認為“電影具備無數可能”的原因。

“整個劇本——又或者說整部電影之中,唯一脈絡清晰、形象立體的角色就是藍禮·霍爾所飾演的大衛。

情緒的起承轉合與思想的步步推進,完整而生動、細膩而深刻,藍禮·霍爾在有限空間之內賦予了角色無限可能;遺憾的是,這是唯一一個完整角色,而其他角色的細節缺失讓演員們沒有更多發揮空間,也限制了電影的更進一步。

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大衛與其他角色、大衛與劇情主線也略顯剝離,因為角色與劇情交織而成的真正核心思想沒有能夠清晰確立,凝聚起來的力量也就呈現出潰散狀態,進而影響觀眾的共鳴。”

後來,這篇文章進入了“龍蝦”劇組的視線,藍禮甚至主動和歐格斯分享了文章的觀點,雙方交換了彼此意見。

在電影宣傳期,歐格斯也曾經公開表示了感謝,不僅感謝了德國“時代周刊”的記者,從中學習到了許多;而且提起了他和藍禮在電影開拍之前的討論,顯然他們都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並且努力做出調整。

“正如他們所說,藍禮的角色無疑是最完整也最清晰的,因為藍禮知道他正在做什麽,也知道他應該朝著哪裏前進,這部電影能夠達到現在的高度,藍禮的角色遠遠比想象中更大;可惜,我們沒有能夠花費足夠時間把其他角色全部打磨完畢,後半段的劇情核心思想也沒有能夠凝聚起來,最終成品的確擁有進步空間。

我想,這就是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原因。”

歐格斯不僅虛心地接受了意見,並且完成了檢討;而且還真誠闡述了當初對藍禮百般挑剔的小插曲,讓他真正意識到,一名優秀演員對於整部電影來說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如此姿態,在北美和歐洲贏得了一片叫好聲,人們不僅沒有因此就吐槽“龍蝦”,反而還產生了更多興趣。

這也使得“龍蝦”在頒獎季階段爭取到了一個不錯的位置——當然,這都已經是後話了。

重新回到戛納電影節來。

最後一家給予兩星評價的媒體則是英國的“銀幕”。

“的確,’龍蝦’是一部與眾不同、振聾發聵的作品,以一種鏡像式的拍攝手法,呈現出了我們的生活現狀,讓我們開始反思自己的婚姻關系和社會階層,如同手術刀般的冰冷線條勾勒出整個時代的框架。歐格斯·蘭斯莫斯通過電影展現出來的掌控技巧,初步顯現出了大師風範,但他與斯坦利·庫布裏克的差距就在於人文關懷之上——

電影的主題核心顯得冰冷而疏離,甚至有些高高在上的得意,就如同紐約知識分子嘲諷著其他詩人假裝關心世界一般。這是高傲而自大的,無法引發觀眾的共鳴。

但我們依舊無法否認,蘭斯莫斯確實大膽地挑戰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經;同樣,我們也無法否認的是,藍禮·霍爾聯手蕾切爾·薇茲的表演,有著一種敏銳而細膩的觸感,賦予了電影更加深刻的某些內容。

只是,我們也不確定’某些內容’到底是什麽。”

上述,就是戛納官方場刊的十家媒體評論。

單純從場刊評分很難窺探出太多端倪,沒有人能夠預測“龍蝦”在今年戛納的前景,從目前的主流風向來看,法國媒體普遍表示了積極態度,這也恰恰是符合科恩兄弟審美風格的作品,確實非常有希望拿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