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6章 不可比擬(第2/2頁)

一貫重視藝術電影、藝術創作的法國市場,對於電影類型、風格、題材等等的包容性可謂是全球首屈一指,同時,對於優秀作品的支持與贊譽也遠近聞名,無論是“爆裂鼓手”還是“醉鄉民謠”,法國觀眾的支持率都居高不下——“醉鄉民謠”是“電影手冊”去年的年度十佳之一,由此可見作品的歡迎程度。

“爆裂鼓手”再次虜獲法蘭西的芳心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英國本土依舊是藍禮的主場。正如馬丁·弗裏曼的調侃所言,雖然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討論熱度正在全面上升,但他終究不是藍禮·霍爾,準確來說,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藍禮的,藍禮的成就之所以匪夷所思,根本原因就在於無法復制。整個英國電影戲劇圈子之中,藍禮的影響力已經達到全新高度,深度和廣度都抵達了前所未有的至高巔峰。

這與藍禮的貴族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當年黛安娜王妃是如何贏得民眾喜愛的,現在的藍禮就是如何成為貴族代表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為藍禮贏得了一個超然的地位,獨一無二的存在。

今年頒獎季之中橫空出世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埃迪·雷德梅恩也都是精英階級出身,家庭背景和教育履歷都非常非常出色,不少網友都紛紛把他們列入“貴族”範圍,熱火朝天地討論著如此難得一見的景象,但英國民眾卻秉持著不同的態度:

精英和貴族是兩個群體,精英,不是貴族。

換而言之,藍禮只有一個,不可取代的唯一一個。

毫無疑問地,英國本土觀眾對“爆裂鼓手”表現出了過人的支持,但面對“霍比特人3”和“饑餓遊戲3”等商業作品的輪番沖擊,票房數據還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最終的累積票房沖擊到了三千四百萬美元。

當然,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模仿遊戲”和埃迪·雷德梅恩主演的“萬物理論”在英國本土也同樣備受追捧。

前者是現代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Alan Turing)的傳記——英國人;後者是當代偉大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傳記——英國人,兩部講述英國本土名垂青史偉大人物的傳記電影,在英倫三島的號召力自然非同小可,遠遠比“爆裂鼓手”要更加具有吸引力,更何況,兩位主演也都不是無名小卒。

“模仿遊戲”在英國票房達到兩千九百萬,“萬物理論”在英國的成績則是三千一百萬。

橫向對比之後,就可以看出“爆裂鼓手”如此成績的不可思議了——雖然領先優勢並沒有達到碾壓式的地步,但必須注意的是,“爆裂鼓手”在法國和英國的票房都突破了三千萬,與“模仿遊戲”和“萬物理論”相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模仿遊戲”在海外只有三個地區突破一千萬,而“萬物理論”則只有一個。

同樣作為頒獎季作品,同樣作為“貴族”出身演員主演作品,同樣作為頒獎季影帝爭奪戰第一集團作品,單純從票房數據來說,“爆裂鼓手”優勢明顯。不過……又有誰在比較呢?畢竟,藍禮的號召力無人能敵。

除了英國和法國之外,德國、巴西、西班牙、阿根廷和日本,票房數據逐次遞減,聯手組成了“爆裂鼓手”海外票房突破一千萬美元的七大地區,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市場的優秀表現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完完全全可以稱得上是現象級的,再次讓人感受到了藍禮在南美洲的超高人氣,甚至隱隱與歐洲相提並論。

單純從數據就可以看出,“爆裂鼓手”的海外票房表現輕松完爆“醉鄉民謠”,全球影響力也再次更上一個台階,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料想到的結果,達米恩·查澤雷更是一舉成名,這位寂寂無名的新人導演瞬間炙手可熱起來。

“爆裂鼓手”的海外票房一路飆升一路閃耀,由低調登場到熱議狂潮,再到遍布全球,累計數字也屢屢制造驚喜,一步一步地逐漸打破期待值,一千萬!三千萬!五千萬!每一次突破都能夠帶來無數歡呼。

然後,漫不經心地,“爆裂鼓手”就這樣突破了一億,又突破了一億五千萬,海外市場也同樣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