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5章 空降档期(第2/2頁)

業內人士們甚至不知道應該說凱文·辻原是大膽冒險還是失去理智了,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業內普遍觀點都對“星際穿越”的首映票房數據壓低期待——

也許後續票房可以憑借著口碑優勢以及藍禮和克裏斯托弗的號召力完成逆襲,就如同“地心引力”的綿長爆發力一般;但缺少宣傳的拉動,首映票房的爆發力必然受到直接正面的影響,這都是不容忽視的客觀情況。

另外,從三月初內部試映的口碑反饋信息來看:整體評價依舊保持了積極正面的趨勢,對於克裏斯托弗和藍禮的贊譽還是占據了絕對上風;但參與試映的專業人士們普遍表示,這是一部涉及高深理論知識的硬科幻,而且理論知識的重要程度還超過了“盜夢空間”,這也意味著觀眾的接受程度需要更高。

用俗話解釋就是:暑期档的爆米花指數不夠高,市場到底會如何反饋也就無法清晰預測了。

試映口碑的反饋也為“星際穿越”的暑期档票房前景進一步增加了不確定性,參考“盜夢空間”的暑期档票房就一目了然了——

2010年七月十六日首映,首映周末票房六千兩百萬,最終北美票房兩億九千萬、全球票房八億兩千八百萬。整體來說,首映票房數據還是偏低,後續依靠口碑爆發,北美票房遺憾地沒有能夠邁過三億門檻,卻依靠海外票房突破了八億的壯舉;但問題在於,“盜夢空間”的拍攝地涉及了倫敦和巴黎等海外城市,而這些優勢卻在“星際穿越”裏不復存在。

之前在“明日邊緣”和“地心引力”上映的時候就提起過,近年來科幻電影的票房走勢開始變得不穩定起來,諸多不確定因素都可能成為制約票房走高的負面影響力,“星際穿越”本來就需要面臨如此困局,而現在又出現了提档的動作,事情的發展就增加了更多不確定。

這也將成為費舍爾和迪塞爾的“希望”——

如果“星際穿越”的最終票房真的意外遭遇滑鐵盧了,畢竟暑期档就是一個萬人坑,風險與機遇並存,可能一飛沖天也可能粉身碎骨;那麽,這也將成為藍禮職業生涯“不敗光環”的第一個瑕疵,同時也將成為迪塞爾贏得喘息機會的第一個缺口。

對於現在的藍禮來說,一部作品的慘敗根本不足以動搖他的業內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負面影響還是或多或少客觀存在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星際穿越”的特殊性,集結了凱文·辻原、托馬斯·圖爾和藍禮·霍爾之間的恩恩怨怨,它的票房失敗必然牽扯到更多權力紛爭。

最重要的是,這也使得環球影業、索尼影業、迪士尼等等電影公司在衡量藍禮和迪塞爾之間對峙關系的時候,能夠為迪塞爾爭取到更多喘息空間,不多卻寶貴。

連續遭遇打擊之後,迪塞爾已經臨淵而立、身陷絕境了,任何一點點喘息機會都要牢牢地把握住,否則他可能就要真的粉身碎骨了。

所以,迪塞爾現在就開始真誠地虔誠地祈禱著:“星際穿越”請務必慘敗,最好是全面崩盤;同時期待著暑期档其他作品的全面爆發,最好給“星際穿越”施加層層疊疊的壓力,一點一點地擠壓票房市場,任何一部能夠對“星際穿越”造成威脅的作品,現在都將成為迪塞爾的盟友。

真心地,迪塞爾需要聚集整個好萊塢的日月精華之氣,然後積蓄力量期待著能夠摧毀藍禮的“不敗光環”,可以的話,他願意每周都前往教堂做禮拜,表達自己的誠心。

盡管費舍爾認為迪塞爾的想法有些荒謬,與其期待著對手的失敗,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迪塞爾還是有些魔怔了;但……如果“星際穿越”真的慘敗了,費舍爾也是喜聞樂見的,所以他也就沒有阻止迪塞爾。

當然,所有事情都是負面的嗎?

顯然不是!

華納兄弟也不是傻瓜,提档的風險自然是一清二楚,但他們依舊選擇了提档,這也是向所有觀眾以及業內同行釋放出一個信號:我們,信心十足!

這對於整個電影產業來說都是一個重要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