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演技蛻變(第2/2頁)

這比起“抗癌的我”來說,又更進一步,探索到了更高層次的感悟。可以說,瑞恩經歷了楚嘉樹躺在病床之上的十年,也可以說藍禮真正地置身於太空陷入了絕境。這些所有故事都已經打破了時空壁壘,徹底變成了一個整體。

人們總是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並且高於生活。每一位藝術家的作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窺見本人的回憶、故事乃至於思想,甚至於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都是半自傳的形勢,又或者是自傳的演變以及衍生。繪畫、文學、音樂、表演等等,全部都是如此。

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對於角色那些恐懼、開心、害怕、喜悅等情緒的理解,全部都來自於自己的經歷,不可能憑空塑造。這也是方法派演技的來源,羅伯特·德尼羅從來沒有做過出租車司機,於是,為了出演“出租車司機”,他真正地體驗了兩個月出租車司機的生活,於是,靈感就出現了。

可是,在這之後的下一步呢?

如果演員沒有辦法以方法派體驗真實呢?就好像藍禮不可能真的置身於太空,成為宇航員,並且身陷絕境,諸如此類,演員無法親自體驗的情況著實太多太多。

那麽,這是不是意味著演員可以以方法派的方式,在自己的身上尋找到與角色、與故事的共鳴,進而通化與延伸,將自己變成角色,也將角色變成自己,就好像將靈魂撕成無數個碎片,其中一個碎片成為了角色——具有演員個人經歷、個人特色、個人理解的角色。

歸本溯源,角色就是自己的一部分,又或者說,就是演員的一個分身。

當演員與角色渾然天成、融為一體的時候,演員就可以以自己的視角和理解,重新解讀故事、重新閱讀劇本、重新演繹特定的情節和情緒,在如此表演過程中,表現派演技無疑是核心,因為演員需要按照導演、遵循劇本地展現出各種情緒,收放自如、控制精準。

就好像藍禮現在。

通過方法派的體驗,瑞恩變成了藍禮,藍禮變成了瑞恩,隨後在表演過程中,藍禮以表現派的方式,精準地控制每一個情緒節點,真正地將表演演變成為隨心所欲的發揮,信手拈來地展現來自靈魂深處的真正感受。

脫離了“看山是山”的階段之後,現在藍禮又離開了“看山不是山”的階段,初步窺探到了“山還是山”的境界。

此時此刻,藍禮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瑞恩的存在,但腦海之中卻無比清晰,他知道,自己不是瑞恩·斯通,也不是楚嘉樹,而是藍禮·霍爾;可是,如果現在就要投入拍攝,他也知道,瑞恩面臨著什麽局面,自己需要如何表演。

這種感觸,十分模糊,也十分曖昧。

用語言來形容,長篇大論之後,只是變得越來越饒舌,自己都把自己繞暈了;但演員卻能夠隱隱約約地感受到其中的差異,並且在表演之中貫徹其中。

盡管,藍禮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明悟了,也不確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所有一切都只有通過接下來的實際拍攝才能了解,也才能實踐,真正地融會貫通;但藍禮卻開始看到了不一樣的層面和等級。

比如說梅麗爾·斯特裏普。

人人都說梅麗爾是美國歷史之上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但事實上,進入職業生涯中段之後,梅麗爾出演的角色或多或少都是相似的,強大而獨立、自主而堅定、內心卻不乏脆弱和柔軟的女性,沿襲了“蘇菲的選擇”以來的一貫風格。

如此說來,梅麗爾不就在不斷得重復自己嗎?

可是現在,藍禮卻知道,不是這樣的。

梅麗爾看似千篇一律的表演,每一個角色身上都可以看到她自己的影子;事實上,每一個角色卻也都是不同的,眼神、表情、動作以及說話語氣等細節方面的差異,透露出來的內在和靈魂,這都是截然不同的。

如此表演質感,賦予了每一個角色屬於梅麗爾又不屬於梅麗爾的特質。這才是最為特別的。

類似的情況,還可以在丹尼爾·戴·劉易斯、朱迪·丹奇、瑪吉·史密斯等老戲骨身上感受到。

同樣的情況來到湯姆·漢克斯身上,就缺少了這樣的質感,雖然漢克斯的角色似乎都是不同的,但內在本源卻都是相似的,以至於每一個角色都在重復自己。自從2000年的“荒島余生”之後,漢克斯就再也沒有提名過奧斯卡,這就是原因。

表演質感,神乎其神的一個專業詞匯,現在藍禮若有似無地觸碰到了,這也使得他對於接下來的拍攝更加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