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2章 戲劇項目(第2/2頁)

現在,“悲慘世界”、“西貢小姐”、“歌劇魅影”和“貓”被稱為四大音樂劇,無論是倫敦西區還是百老匯,這四部作品都經久不衰。其中“悲慘世界”憑借著深厚的文學底蘊和折射的歷史重量,更是被無數人認為是經典之中的經典。

“悲慘世界”的故事十分恢弘龐大,十九世紀的巴黎,貧苦的冉·阿讓為了挨餓的孩子去偷面包,結果被衣食無憂、高高在上的法官判處十九年苦役。

出獄之後,走投無路的冉·阿讓被好心的主教收留過夜,他卻偷走了主教的銀器潛逃,後來被警察捉回。主教聲稱銀器是送給他的,讓他免於牢獄之災,這也感化了冉·阿讓。於是,他改名為馬德蘭,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後來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並且成為了市長。

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冉·阿讓和警長沙威發生了爭執,兩個人對於如何處理妓女芳汀的問題上產生分歧。

沙威是苦役場場主的兒子,曾經在苦役場見過冉·阿讓。這一次的交鋒,讓沙威開始懷疑冉·阿讓,同時也讓冉·阿讓得知了芳汀的悲慘遭遇,並且承諾照顧她的私生女珂賽特。

八年之後,成年之後的珂賽特愛上了共和派青年馬呂斯,卷入了轟轟烈烈的巴黎人民起義;與此同時,沙威再次追蹤到了冉·阿讓,試圖將他抓拿歸案。但,時代的車輪已經開始前行,並且無法逆轉。

“悲慘世界”的故事不僅僅折射出了命運的悲愴和顛簸,還反映了時代變革之下,小人物的命運以及推動歷史車輪的壯舉。除了男主角冉·阿讓之外,芳汀、珂賽特、馬呂斯、沙威等角色也至關重要,每一個角色身上都維系了時代的烙印和命運,匯聚在一起之後,鑄就了一卷波瀾壯闊的時代縮影。

但,正是因為經典,這也使得改編變得越來發困難起來,到底是遵循原著的故事,還是打破原有的框架,這對於每一位改編者來說都是嚴峻的挑戰。

2012年,好萊塢推出了最新改編的“悲慘世界”,憑借“國王的演講”收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湯姆·霍伯(Tom Hooper)執掌導筒,匯聚了休·傑克曼、安妮·海瑟薇、羅素·克勞、阿曼達·塞弗裏德(Amanda Seyfried)、埃迪·雷德梅恩(Eddie Redmayne)等演員,籌備之初就備受矚目。

不過,一如所料,改編經典永遠是最嚴峻的挑戰。

電影上映之後,令人大失所望,湯姆幾乎對原著故事沒有任何變動,對重要音樂片段也沒有任何改變,完全可以看做是將攝影機帶到了劇院內部,真實記錄下整場戲劇表演。

不僅沒有展現電影的優勢,而且還因為電影篇幅的關系,不得不刪減大量片段,導致了故事淪為流水賬,維克多·雨果為劇作注入的內核全部消失殆盡,只剩下一個空洞的皮囊。

“悲慘世界”遭受到了影評人的口誅筆伐,媒體綜評僅僅只有六十三分。雖然在頒獎季之中,憑借著原著的口碑和名號,還有強力的學院公關,收獲了八項提名,但其中五項都是技術提名,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兩位演員——

休·傑克曼和安妮·海瑟薇。前者本來就是澳洲戲劇圈出身,並且獲得過美國戲劇最高獎項托尼獎的肯定;後者的母親是百老匯出身,從小就接受了正規的戲劇教育。兩位演員的出色表演為電影版“悲慘世界”挽回了一絲顏面,而安妮也成功地收獲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小金人的認可。

事實上,不僅僅是電影版本,戲劇版本也是如此。

2006年,停演了三年之後,百老匯在劇本匱乏的情況下,再次將“悲慘世界”重新排演,登上舞台。但改編的內容著實有限,演員的表演也未能突破,上演之後收到了遊客們的熱烈追捧,足足在百老匯限定演出了一年多,可是托尼獎的認可就徹底無緣了。

至於倫敦西區,現在“悲慘世界”依舊在排演著,劇本和唱段使用的都還是1985年的版本,僅僅只是演員們在不斷更換。這套戲劇仍然是倫敦西區上座率最高的作品,沒有之一,受歡迎的程度居高不下。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創作者們在考慮改編“悲慘世界”時,總是投鼠忌器。

就好像沒有人敢於挑戰“哈姆雷特”一樣,“悲慘世界”這樣的經典作品,猶如珠穆朗瑪一般,讓人望而生畏。

沒有想到,安迪帶來的項目居然就是“悲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