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5頁)

再看每一項議題,其中涉及獎勵的就有八項。涉及報告的三項,文件的三項,其它問題的一項。

這麽多!難怪外國人說中國會多,這麽多問題,不開會行嗎?

杜光輝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聯席會,一進會議室,他眼睛一掃,黑壓壓的坐滿了人。參加會議的不僅僅有縣委常委,還有副縣長,人大的常務副主任,政協主席。加上兩辦的有關人員,滿打滿算有三四十人。然而,人再多,座位卻一點也沒亂。雖然沒有席卡,大家都知道自己該坐在哪兒,不該坐在哪兒。杜光輝看見林一達書記坐在最上方,一個人占著一窄方。縣長琚書懷和副書記李長,坐在桌子的對面。在縣長的下邊,正空著一個位子。不用說,那是留給副書記杜光輝的。

應該是吧,杜光輝稍稍一遲疑,便走過去坐在了位子上。李長副書記朝他點點頭。李長前一階段一直在省委學校學習,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琚書懷介紹說:“那是李長李書記”。李長隔著桌子伸出了手,杜光輝也趕伸手,兩個人握了一下,又坐下來。林書記問:“都來齊了吧?來齊了就開會了。”

會議的前八項議程都是通過各種獎勵,有農業生產的獎勵,有礦山開發的獎勵,有納稅大戶的獎勵,有黨風廉政建設的獎勵,還有計劃生育的獎勵,先進工作者的獎勵,等等等等。杜光輝只是聽著。他先以為這些獎勵的通過應該是很快的。各個部門匯報完了,沒有異議,不就行了?可是,從第一項獎勵開始,他就知道他想錯了。

部門匯報後,首先是分管這項工作的政府領導作說明,然後是常委中分管的再作一次解釋。其它班子成員開始討論。常委基本上人人都要發言的。即使重復,也是態度。在這裏的發言,肯定的意義已經少了,表明態度的意義更為重要。常委們發言完了,人大政協的領導再說,最後是杜光輝,琚書懷,林一達。這樣一圈下來,每個議題最少也得半個小時,到上午快吃中飯時,緊趕慢趕,總算將獎勵這一塊研究完了。其中最後兩項獎勵,其實只是聽了一遍匯報。到這時候,大家的肚子都空了,誰還有心思挑三揀四?

吃飯時,李長問杜光輝:“到縣裏來還適應吧?”

“可以的。我也是出身農村啊。”杜光輝笑著道。

“不過你們快,就兩年,不像我們哪,在縣裏呆了一輩子,唉。”

“都一樣,都一樣哪。”

下午開會的第一個議題的三幹會主報告。這個報告杜光輝可是用心看了的。他對其中的有些提法,甚至還有一些自己的考慮。比如他就想在會上提出要將茶葉開發作為桐山農村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來抓。這個報告中除了務虛的部分外,就是礦山。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桐山縣委縣政府把礦山開發放在怎麽樣的位置。那是第一要務,是除了政治路線外,最大的工程。

杜光輝總算在縣裏也呆了快兩個月了,對縣裏的一些情況也作了了解。桐山如果不在礦山上做文章,也確實很難想出更好的路子。這一點,杜光輝也是沒有異議的。可同時,他又覺得將礦山開發放的位置太高了點。礦山是資源型的,只要是資源,都是有限的。何況礦山得利的,大頭是礦主,小頭是財政,真正到老百姓手中的,並不是很多。因此,桐山二十萬勞力中,就有十一萬長年在外打工。特別是山區,像窩兒山那邊,與礦沾不上,似乎被遺忘了。要想脫貧致富,還不知要等到哪一天?發展茶葉經濟,桐山有一半的鄉鎮能包括在內,而且,茶葉經濟發展了,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桐山的茶葉只要出了名,產量上來了,不愁將來的大發展。

縣委辦政研室的開主任將主報告讀完,整個會議室靜了一會。對於這個主報告,每年都是很慎重的。其實,在起草前,書記就定了調子,從大的方針和宏觀上,給出了下一個年度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至於具體措施,那就是各分管領導和秘書們的事情了。

從職務最低,到職務最高,一切按規則進行。大家都對報告談了自己的看法,一致的意見是:這個報告立意高遠,主題鮮明,與中央、省、市的有關精神一致。而且切合桐山實際,措施得當,政策到位。總體上看,是一個較為成熟的報告。但是……當然,作為一個報告,也一定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不到位之處。比如分管教育的副縣長就認為,對教育所講的成份太少了;紀委書記提出這個報告對黨風廉政建設提得還不夠,要進一步進行強調,讓全縣的幹部時時刻刻在大腦中繃緊這根弦;人大的常務副主任強調了報告要進一步體現民主,政協主席認為報告要將積極發揮政協的參政議政作用,用更多的文字表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