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7/11頁)

毛處長聽力不是太好,平常與人對話,音量都要特意加大一些。他與洪書記的對話,坐在一旁的黃一平聽得真真切切。

相互扯過一些必要閑話,毛處長很快轉入正題:“馬上要換屆了,小馮的事情你要關心!像他這樣道德人品、能力水平都不錯的幹部,就是應該大力支持使用嘛。”

“我對他一向很支持的呀!”洪書記在那邊說。

“就我所知,支持得還不夠!要像當年我支持你那樣支持他!”毛處長嗓門高大,幾近於吼。

洪書記連連應承:“好好好,我知道了,您老吩咐了,我能不執行嗎?”

“我看中的人,不會走眼。就像當初看上你,不是一步步走得很順嘛。還有,最近省委在找我們這些老家夥開座談會,就明年省裏換屆的事廣泛征求意見。我準備聯絡一些陽城方面的老同志,聯合給組織部和省委遞個書面意見,建議你到省府來主管農業。現在一講經濟發展就是招商引資,就是工業經濟,農業的老大地位哪去了?中國還是農業大國嘛。堂堂一省,沒有個懂農業的副省長怎麽行?”毛處長的話題適時轉換到洪書記身上,讓黃一平長舒一口氣。他知道,即便像毛處長這樣的特殊身份,在和洪書記談及有關馮開嶺的話題時,也只能適可而止,否則,一味糾纏下去令對方疑心或反感了,就會起到相反效果。看來,毛處長年齡雖老,頭腦卻十分清醒,而且在官場搏擊多年,政治上依然敏銳而老到。

零零碎碎說了有半個多小時,電話那邊,洪書記馬上總結一般再次表態:“您老放一百個心,陽城市府換屆的事我知道怎麽辦,馮開嶺的事我會全力以赴。關於您給省裏寫建議的事,就勞您老費心了。過些時候,我接你們老兩口再來陽城住段日子。”

電話擱下,毛處長朝黃一平笑笑,表情裏有些老頑童的調皮,意思似在問:“怎麽樣,滿意吧?”

黃一平會意,馬上再次代馮市長感謝道:“您老發話了,洪書記能不給面子?有您這棵大樹撐著,是我們馮市長的幸運,也是廣大陽城人民的福氣。”

一席話,逗得老人哈哈大笑。

58

離開毛處長家,接下來拜訪的重點,是省國土廳退休的印廳長。

印老曾經擔任過陽城市委書記,那時市長正是現任的市委洪書記,張大龍則是市委秘書長。說句公道話,印老是工農幹部出身,文化水平偏低,工作能力一般。由於其人性格直爽,個性也強,與長袖善舞的洪書記就很難在一只鍋裏攪勺兒,相互矛盾一度激化到比現在洪、丁的狀況還要過分。後來,省委派出工作組,專門前來解決陽城的班子矛盾,本來形勢對印有利,基本趨勢是印繼續留任,洪調離。不料,身為市委秘書長的張大龍從中搗鬼,完全偏向洪那邊,突然抖出印的好多問題,諸如公款請客送禮啦,公車私用啦,等等,筆筆賬記得一清二楚。結果,印反被調到省國土廳,洪則順利接任市委書記。作為一種回報,洪上任不久就提拔張大龍為市委副書記兼任組織部長。生性耿直的印,從此與張大龍勢成水火,恨張之心猶勝怨洪。兩年前,印廳長到了年齡,退居二線之後基本上就不再上班,而是拉著幾個意氣、觀點相投的陽城籍老幹部,整天在一起喝茶、打牌、釣魚、發牢騷,順便將陽城官場上洪書記、張大龍之流罵個狗血噴頭。

印、洪大戰時,馮開嶺由省裏下派陽城不久,而且位居排名最末的副市長,因此未及介入二人矛盾。這兩年每至歲末,馮開嶺都會借著看望省城老幹部的機會,順便拜訪一下印廳長,這與陽城多數幹部回避、冷落印,成了鮮明對照。不過,探望印廳長這樣與陽城官場積怨較深的老人,馮開嶺一般並不親自出面,而是多由秘書黃一平代表。因此,印廳長這兒,黃一平來過好幾次,他對印廳長本人及家庭情況相當熟悉,印廳長對他也頗有好感。

平時前來看望印廳長,買什麽東西,送多重的禮物,都是由黃一平自己做主。在黃一平看來,印廳長為人直率,比較容易相處,在位置上也不是那種貪心很重的人,加上家裏人口多,境況不是很好,因而黃一平多給他買些經濟實惠的東西,林林總總一大堆,好看且耐用,惹得印家上上下下非常開心。只要黃一平踏進家門,印廳長總要挽留吃飯,席間相互對酌幾杯,談笑之間話題卻又離不開陽城。別看印廳長遠在省城,可對陽城情況非常了解,尤其是官場動態基本上了如指掌,很多關於洪書記、張大龍們的信息,等到黃一平從這裏回去轉告了,馮市長才知道。因此,往常來訪,黃一平盡量避開飯口,避免聽了不該聽的閑話,無端惹上是非。今天,他卻專門挑了晚飯之前,刻意往印廳長家飯桌上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