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縣委書記患疾患窮 牛頭嶺械鬥出命案(第4/13頁)

石副省長不是省委常委,左右不了幹部的命運,他去薊原,市委書記何培基同志未必就肯陪他;而其他市上的領導,單由對口的副市長一個人陪同,分量又稍嫌輕些;唯一的辦法,就是常務副書記翟子翊出面,和分管工業口的副市長兩個人陪同下去,最是合適不過。杜萬清提醒李明橋征詢翟副書記的意見,就是估計到翟副書記有可能是陪同人員之一。

當然,杜萬清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他無意中得知,這位石副省長尚在南方某省工作時,曾經跟省委組織部長在中央黨校有過一段時間的同窗之誼,不管當時關系處得如何,現在畢竟都是甯江省的大員,彼此之間的走動,自然要比其他人來得親密一些。

有時候,你要把地球撬起來,不一定非得擁有包羅天地、顛倒乾坤的本領,或許,只需要一根小小的杠杆、一個合適的支撐點,就成!

2

華源煤炭經銷公司的總經理黃小娜,如願拿到了財政局長周伯明拆借的一部分資金,3000萬元,一筆不大不小的數目,但拿到錢的過程卻有些曲折。郝國光不怎麽滿意,原因不僅僅是拿到錢的方式比較麻煩,而且,周伯明這次張的口有些大——光送給周伯明的銀行卡上,就比往年多打了50萬元,還不包括中間環節付給其他人的好處。

周伯明先是以財政局的名義,給縣政府打了個報告,報告中稱: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三農”政策,建議由財政局牽頭,成立“薊原縣涉農企業擔保基金”, 向政策性農業擔保機構增資4000萬元,以用於解決薊原縣農機公司等若幹涉農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報告送上去後,常務副縣長黃志安在背後積極運作,僅用了不到一周時間,這個報告就經由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批復了。

經過一番緊密的籌備,斥資4000萬元的“薊原縣涉農企業擔保基金”順利成立。這個擔保基金,只是用來做抵押的,真正掏錢的主,是銀行。也就是說,受扶持的涉農企業拿到的錢,是由擔保基金抵押的銀行貸款,只不過不用企業自己付利息,政府貼息而已。

薊原縣的涉農企業有六家,除了不死不活的縣農機公司,另外還有一家種子公司、一家飼料廠、三家規模不太大的養殖企業。在黃志安和周伯明的共同運作下,這六家涉農企業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從銀行貸出了4000萬元。然後,其中3000萬元從這六家企業的賬上走了個過場,一轉眼的工夫,又轉到了華源煤炭經銷公司的賬戶上。

黃小娜用這3000萬元,順利地簽下了十來份訂單。她粗略地算了一筆賬:到了冬季,假如煤價果如郝國光所估計的,不跌反漲,繼續往高裏走,那麽,這十來份訂單,可以給華源公司帶來一筆不薄的利潤。

黃小娜比較高興,就有意跟郝國光溫存一番。但郝國光沒有反應,他還在生周伯明的氣:周伯明睡了自己的老婆不說,現在也學會獅子大張口,從他郝國光身上揩油了。

黃小娜拍拍他的臉蛋,說:“犯不著生這麽大的氣嘛,不就50萬嗎?對咱們來說,只是牛身上的一根汗毛而已。”

50萬確實不是多大的數目,但郝國光的心裏頭,就是不舒服。他知道,這不舒服,一小半是因為周伯明多要了50萬元造成的;一大半,是他對周伯明給自己戴綠帽子一事,至今耿耿於懷。

在這方面,男人通常表現得非常自私。他可以擁有黃小娜,可以在風月場所和那些賣淫小姐左擁右抱,但他就是不能容忍刁月華背叛自己。

黃小娜明白郝國光的心思,不說話,只是用細蔥樣的手指,輕輕撫摸他的胸膛。過了小半天,才像忽然記起似的,說:“國土局的張局長,昨天找過我……”

郝國光哦了一聲,問黃小娜:“張得貴找你幹什麽?”

“他說,要我們幫他在省城置辦一套房子。”

“省城?”郝國光沉吟著說,“張得貴這個人一貫謹慎,怎麽會想著去省城弄房子?”

黃小娜說:“就是啊,他好像從來沒提過類似的要求。”

郝國光問:“他要多大的?”

黃小娜說:“180平米,復式的。”

郝國光在大腦裏面粗略地估算了一下:“連裝修帶家具,得200多萬。”

黃小娜說:“就是,少說也得200來萬。我沒有明確表態,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只說忙過這兩天,再跟他聯系。”

郝國光琢磨了一下,說:“張得貴既然開口了,就把咱們手裏的房子挪出一套來,給他。”

黃小娜很不情願地說:“就這麽給他?西城口那塊地,我可是跟他提過好幾回了,硬是不松口。”

郝國光半摟著黃小娜,捏捏她的一只耳垂,說:“我早就勸過你,你不聽。趁早撒手,別打那塊地的主意,我們即使送給他一套房子,張得貴也不見得會把地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