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縣委書記患疾患窮 牛頭嶺械鬥出命案(第2/13頁)

老同學興師動眾,整得有些玄乎,弄得杜萬清原本淡定的心裏又七上八下的。

他疑疑惑惑地問自己的老同學:“你是不是沒有告訴我實情?什麽陰影不陰影的,該不是‘癌’……什麽的吧?”

說到“癌”字,杜萬清的大腦裏面,就有些發懵。

老同學哈哈大笑,用力拍了一下杜萬清的肩膀:“瞎說啥呢,什麽癌不癌的,你這個縣太爺的命,金貴著呢,我們必須詳細了再詳細,認真了再認真。你呀,也借機休養休養,都這個年齡了,別老是惦記縣上的工作,沒有你,地球照轉不誤。”

杜萬清心說,沒有自己,地球是照轉不誤,但薊原縣肯定會亂成一鍋粥。但他沒有說出來,只是囑咐老同學道:“既然沒啥大問題,就不要整這麽大的動靜,做好保密工作,別弄到最後,又成了菜市場,人來人往的。”

老同學說:“那是當然,你老兄的習慣,我還不清楚?”

杜萬清以往生病住院,來來往往探望的人絡繹不絕,弄得他很煩。再後來,有個頭痛腦熱的,只好嚴密封鎖消息,偷偷地往醫院裏跑,整得跟做賊似的。

縣委書記住院,首先聞風而動的,肯定是縣上大大小小的官員們。這些人,幹工作不見得有多積極,但到醫院這些地方向領導表忠心,則一概是前仆後繼,唯恐落在別人後面。別看杜萬清快退休了,而且在外人的印象中,好像他這個縣委書記當得忒窩囊,但是,只要他往醫院裏一躺,那些個科部局的頭頭,鄉鎮上的書記鎮長們,甚至班子裏的其他成員,100%都得一窩蜂往醫院裏跑。

老虎就是老虎,不要以為老虎老了,病懨懨的,好像被人縛住了手腳,就失去了撲人的利爪和尖利的牙齒,不是,這樣的老虎,照樣擁有巨大的殺傷力——不是行不行的問題,而是主觀上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杜萬清知道,自己這個縣委書記當得比較保守,尤其是近一兩年來,凡事講究平穩過渡,能推就推,在外人看來,有點畏首畏尾的意思。但是,自從李明橋來到薊原,他一貫的行事方式被打破了,立場就變得有些搖擺不定:一會兒,是對代縣長李明橋不滿;一會兒,是對黃志安和郝國光他們的橫行跋扈不滿……

他承認,李明橋身上有他久違了的東西。是什麽呢?是無所畏懼、不顧一切往前沖的闖勁,還是年輕人身上固有的活力和事業心?總之,這個年輕的代縣長身上,有一種熱騰騰的東西。

老同學這次要他住院,他也有借機休息休息,理理自己思路的打算。他的腦子裏有些亂,亂的人、亂的事。他想躲一陣日子,一是清靜清靜,二是看自己不在的這段日子裏,在權力真空的條件下,薊原的這些人,又能折騰出什麽事來。

杜萬清並不懷疑李明橋的駕馭能力,但是,李明橋身邊的掣肘太多,面對的牽制力量太過強大,如果李明橋一味地“以強制強”,那麽,最終吃虧的肯定是李明橋自己。這個人,跟翟子翊一樣,都是“一根筋”脾氣。他難道就不曉得,在多數情況下,“柔”也能“克剛”、“曲徑”也能“通幽”嗎?

衢陽市領導班子變動的消息,杜萬清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對於常務副書記翟子翊沒能出任市長一職,早在杜萬清的意料之中。

按說,常務副書記翟子翊的口碑頗佳,在衢陽市的幹部和老百姓當中,政聲挺好。但是,這些都不作數,作數的是甯江省委領導層的意見。翟子翊的缺點,同時也是他的優點,就是太過剛硬,太過耿直。市長一職,是個很重要的角色,甯江省委當然不敢馬虎,按照常規,在人選方面肯定會征求原市委書記和現任市委書記的意見。試想,一個動不動跟市委書記、跟市長拍桌子的人,不管是原市委書記,還是市長轉任市委書記的何培基,哪個會替他說好話呢?不落井下石,就已經算是夠仁慈的了。

但市長一職暫時空缺,卻也充滿了玄機:這意味著,衢陽市市長的人選還存在很大的變數,翟副書記仍然有機會問鼎這一職位。

根據杜萬清掌握的消息,在有實力問鼎這一職位的人選當中,翟子翊的希望只占到30%,另外70%的希望,分屬於另外兩個重量級的人選:一個是省委副秘書長,海歸派,博士,在省委黨校當過副校長;另一個人,是省政府辦公廳的主任,人年輕不說,而且背景深厚,準備到基層去鍍金,衢陽市是首選。這兩個人選當中,海歸派博士背靠的大樹,是省委分管黨群組織的副書記,據說,該副書記發表在《求是》等中央黨政報刊上的大塊頭理論文章,都出自該博士之手,有爆料稱,該副書記準備在退休之前,把那些文章整理成一本書,作序的人都請好了,是某位退居二線的中央領導。而省政府辦公廳的主任,據說是有親戚在中央某部委工作,甯江省現任省長曾經給其當過副手,兩個人之間的關系親疏,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