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鋪路不忘退路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7頁)

侯衛東坐在桌前,兩眼直視著郭蘭。七年時間,郭蘭還是如以前在青幹班時那個樣子,臉上幾粒淡淡的雀斑,鼻尖微翹著,只是隨著歲月流逝,以前清秀的面容多了幾分從容的韻味。

在侯衛東毫不遮掩的目光之下,郭蘭最初還故作平靜,很快臉就紅了,她用手摸了摸臉,道:“你別老盯著我,我臉上還算幹凈,出門照過鏡子。”

自從那天陪著周昌全跳舞以後,侯衛東與郭蘭面前的薄紗似乎被揭開了,兩人都心照不宣地明白了對方的心思,只是兩人的職務擺在那裏,在對待私人關系上很是慎重。

侯衛東收回了目光,道:“在常委會上我就打定了主意,為公,這是保護國家不可再生資源,為縣裏爭取利益;為私,勝寶集團這等條件就是給成津安了火藥桶,縣裏就等著當撲火隊員。我以前在益楊開發區工作過,與最基層村民打過交道,知道其中利害。”

“朱書記的心思你應該很明白,他眼見著煮熟的鴨子飛走,十有八九會責怪你。”郭蘭又道,“你在上青林修路,靠跳票在鎮裏取得一席之地,給兩位領導當秘書,又來整治成津的爛攤子,每走一步看上去容易,我知道裏面的艱難。”

“人生起起落落,也是尋常之事,我這幾年走得太快,未必是好事。”侯衛東口裏輕松心中卻是另一番感慨:“郭蘭真是知書達理、善解人意,對自己內心的了解甚至超過了小佳。”

到了2001年3月,經過反復爭奪,勝寶集團最終與茂東市簽訂了協議。侯衛東雖然沒有看到協議的具體內容,但是憑著勝寶集團持幣而驕的狂妄,他知道茂東市那份意向性協議的大體內容。

即使勝寶集團沒有落戶成津,成津的發展勢頭也很是迅猛,新城區初見雛形,建設量成倍增加。

易中嶺修路嘗到了甜頭以後,從土特產行業徹底脫身,由修路延伸到房地產。看著成津掛出來的幾個建設項目,禁不住口水直流。只是侯衛東把持著成津,堅持搞公開招標,易中嶺就將侯衛東視作眼中釘。

“黃書記,我不明白為什麽市委還能容忍侯衛東?他目無領導,狂妄得很,誰也不買賬,而且還翻臉不認人。”

黃子堤道:“你以為侯衛東這麽好弄?他是祝焱的人,更是周昌全的人,打狗也得看主人。”

“祝焱在茂雲,周昌全隔幾年就要退居二線,可是成津最好的發展空間就是這幾年,讓他在成津當攔路虎,我們的損失就大了。曾昭強比侯衛東靈活得多,只要他在成津主政,我們就能操作下來一兩個大項目,這輩子也就夠吃了。”

黃子堤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沒有最後答應,道:“這事要等火候。”

下午,黃子堤到了朱民生辦公室,朱民生正拿著省政府的通報發火。“我們與鐵州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不斷擴大,這裏面是什麽原因?”朱民生臉色很不好看。

黃子堤接口道:“是我們的幹部保守。年老的幹部保守,年輕的幹部也明哲保身,為了官位,寧願放走一個大型企業。這是為一己之私而影響一個地區的發展,嚴重點說,影響了一個縣的歷史。”

朱民生當然知道他說的是誰,道:“我下了決心,必須換掉侯衛東。”黃子堤假意勸道:“朱書記,侯衛東是周省長的秘書。”

“工作崗位輪換是很正常的事情,年輕人嘛,就要多崗位鍛煉。你給提個方案,看他輪換到哪裏,最好多輪換幾個崗位。”朱民生很早就想動侯衛東,可是投鼠忌器,一直沒有下狠手。此事之後再不換掉侯衛東,肯定會影響他的威信,他不允許在沙州地盤上再發生同樣的事情。

黃子堤想了一會兒,道:“方案一,文體委主任年齡到了,正準備退休,他可以過去當主任;方案二,侯衛東是學法律的,如今政法委班子弱了些,他可以充實到政法委機關,任副書記兼綜治辦主任。”

朱民生思考了一陣,道:“讓我再想想。”

黃子堤走出門,心道:“朱民生還真是書生,想得多,做得少,不是幹大事的料。如果此事放在周昌全身上,早就下手了,哪裏管得了這麽多。”

黃子堤回到辦公室,朱民生又打電話過來,道:“就讓侯衛東到文體委,但是時間推後一點,等過了國慶,再提到常委會上研究。”

晚上,侯衛東接到了楊柳的電話,楊柳聲音壓得很低,道:“我無意中得到一個消息,市委準備搞輪崗,侯書記可能要到市委部門來任職,具體哪一個部門不清楚。”

“準確嗎?”

“基本準確。”

放下電話,侯衛東長長地嘆息一聲,心道:“朱民生到底還是下了決心。”在家裏坐了一會兒,他給周昌全打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