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祝書記一語點醒夢中人 人和事(第5/6頁)

小車上了山,山道蜿蜒,侯衛東開得挺小心。

鐵塔山海拔在一千米左右,山頂有一塊平壩,被人承包了,安放了一排小桌子和遮陽傘,掛了些滿天星,就成了露天酒吧。坐在山頂,擡頭望天,滿天星鬥格外壯闊,俯身朝下,則是嶺西城一片璀璨燈光。

祝焱把小椅子搬到平壩邊上,下面就是黑不見底的懸崖,陣陣山風從山谷吹來,讓暑氣一掃而空。他看著滿城燈光道:“什麽時候沙州能有這麽亮的燈光?”

侯衛東敏感地注意到,祝焱說的是沙州而不是益楊,他跟隨著祝焱的目光凝視著遠處的城市,道:“新管會建成以後,燈光將會這樣輝煌。”

祝焱沒有再說話,而是默默地捧著茶杯,過了好一會兒,突然扭頭問了一句:“你的石場效益如何?”

侯衛東實事求是地道:“益楊建設任務不小,石場效益還不錯。”

辦石場之事,侯衛東很早就對祝焱坦白了。祝焱從內心深處並不反感此事,反而欣賞侯衛東的頭腦,道:“你們這一代人恰好身逢改革開放年代,比我們幸運得多,我在你這個年齡,就拿著三十多塊錢的工資,住的是單位寢室,騎一輛二手自行車,每天還興高采烈。通過你的事情,我也得到些啟發,沙州這樣的內陸城市,必須要有超常規的手段才能趕上沿海地區。總體說來,在沙州,幹部是素質較高的一群人,應該出台寬松的政策,讓他們能帶頭幹企業。我在黨校看到一份資料,講的是順德企業群的發展史,全國家電產量的三分之一在廣東,而順德占去了半壁江山,它是全國最大的冰箱、空調、熱水器和消毒碗櫃的生產基地,是全國最大的電風扇、微波爐和電飯煲的制造中心,容聲、美的、萬家樂和格蘭仕,都成了全國名牌。”

祝焱顯然研究過這事,說起來如數家珍。

“順德企業為什麽能發展,機關幹部起了大作用。如珠江冰箱廠潘寧是順德容桂鎮工交辦副主任,全球最大微波爐企業格蘭仕的梁慶德是順德桂州鎮工交辦副主任,樂百氏的何伯權是小欖鎮團委書記。沙州必須要解放思想,放手讓機關幹部經商,這樣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祝焱看著侯衛東,道:“你是如何看待這些事?這是私下討論問題,盡管大膽說。”

侯衛東有多年企業經驗,他的體驗與祝焱稍有不同,道:“現行政策已經不允許縣鄉政府投資辦企業,而機關幹部本身缺乏辦企業的啟動資金,所以即使有政策,難度也不小。”

祝焱不以為然地道:“他們總有辦法的,這一點我有信心。關鍵是看領導層的態度,還有政策的操作性,比如準許幹部離職幾年,保留公職,專心發展企業,當然這需要一整套制度,我在黨校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當然,這一套理論絕對會被批為歪理,只能在腦中想一想。”

他指了指腦袋,道:“新管會地理位置沒有太明顯優勢,比起省城以及地區城市來說還有劣勢,要在全省眾多開發區中脫穎而出,很難。你是新管會一把手,更要大膽解放思想,否則新管會很難沖出一條血路。”

兩人看著遙遠的星空,吹著山風,聊著形而上的問題,從精神到肉體都很輕松,侯衛東也將祝焱看成知識豐富的前輩,而不是大權在握的縣委書記。

聊到晚上11點,兩人下山。

分手之際,祝焱道:“這次學習結束,我估計不回益楊了,到何處任職還不清楚。你要盡快想辦法到嶺西大學拿一個碩士文憑,越往大機關走,對文憑要求越高,你要有所準備。”

出了黨校大門,侯衛東也不想麻煩王兵將車開過來,坐著出租車回酒店,他腦中一直琢磨著祝焱所說,心道:“祝焱多半有帶著我的意思,我是否跟著他?”

在新管會當一把手,基本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意志,這比當秘書為領導服務舒服得太多,不過,祝焱省黨校學業結束以後肯定是任市一級領導,跟著他發展前途肯定要大一些,所以,侯衛東對此事還頗為猶豫。

邊走邊想,突然聽到大廳裏有人喊了一聲:“侯衛東。”

循著聲音看去,侯衛東吃驚地看到了曾憲剛,他和另一位壯實的男子也正在朝電梯走。

曾憲剛急忙給壯實男子介紹道:“這就是益楊新管會侯主任,我的鐵哥們。這是我的福建戰友何柱,我就在幫他賣建材,開發區的廠就是他的。”

侯衛東客氣地道:“歡迎何總到新管會投資,有什麽事給我打電話,我的電話憲剛都有。”

何柱脖子上掛了一根粗大的金項鏈,皮膚很黑,身材敦實,與侯衛東握手以後,道:“侯主任多多地關照,我隔幾天要到益楊,到時請侯主任吃飯。”他話也不多,寒暄幾句便沒有了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