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了解對手就是了解自己

果真如黎元清所說,溫啟剛他們被粵州“勁妙”放了煙幕彈。

溫啟剛這次是通過媒體了解到的,粵州那邊有個記者,叫曹彬彬,《消費導報》的,跟溫啟剛關系不錯。曹記者熱心公益事業,創建了一個公益組織,搞民間公益,溫啟剛很是支持。溫啟剛打電話找他了解情況,曹記者就將自己知道的全說了。

粵州“勁妙”也不是有意給溫啟剛他們放煙幕彈,按曹記者的說法,“勁妙”一開始確實是走品牌聯合路線,姜華仁這次野心大得很,胃口更大。他在其他行業栽過跟頭,差點一蹶不振,這次進軍飲料行業,目的就是稱霸。可惜他在業界影響力小,話語權有限,費了很大勁,雖聯系了一些企業,但都不太知名。後來經高人指點,認為此舉愚蠢,市場不是打群架,聯合幾個品牌就能搞掉“寶豐園”?據說是這位高人給姜華仁出了一條錦囊妙計,“勁妙”才修改策略,從銷售商著手,想斷掉“寶豐園”的翅膀。

高人?曹彬彬說了一大堆,有用的沒用的全提供了,溫啟剛把其他的都自動過濾了,獨獨對這位高人產生了興趣。溫啟剛早就感覺到,粵州“勁妙”有點反常,“勁妙”近期采取的一系列舉措,不管是對付市場變化還是產品更新換代,都跟以往不太一樣。尤其是“勁妙”死咬住“寶豐園”,“寶豐園”做什麽,“勁妙”便做什麽;“寶豐園”怎麽做,“勁妙”便也怎麽做。這種無節制的跟風雖說是姜華仁一貫的風格,但在細節上,“勁妙”還是表現出跟以往的不同。溫啟剛注意過“勁妙”的兩個細節,一是“勁妙”以前喜歡在央視大把地砸錢,挑黃金時段播廣告。一個月前,“勁妙”突然撤下央視的所有廣告,地方台的也撤了不少。與此同時,粵州、東州等地出現了大批“勁妙”的營銷隊伍。這些青春靚麗的男女穿著統一的服裝,身披綬帶,在超市或街頭熱鬧的地方一邊起勁地叫賣“勁妙”,一邊宣傳環保。目的很明顯,就是將“勁妙”跟環保聯系起來,往品牌裏注入內涵。此招雖然老舊,看著也過時,但對飲料行業的促銷極其有效。當年“寶豐園”就是憑借這一傳統又“落後”的營銷手段,才把鐵桶一般的市場裏拱出一個缺口的。照搬“寶豐園”的模式,這不奇怪,奇怪的是“勁妙”暗暗把宣傳跟環保結合起來,這裏面是非常有文章的。企業的成功看似要積蓄龐大的力量,但有時候,一個奇妙的點子或創意就能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益。作為曾經的點子公司的創始人,溫啟剛對這種“金點子”有本能的敏感。果然,“勁妙”後面的宣傳就有環保的深意了,現在“勁妙”索性打起了環保牌。溫啟剛不相信這是姜華仁的創意。姜華仁這種暴發戶,鮮明的特征就是從不相信文化的力量,他只相信兩樣東西,一是錢,二是權。文化這玩意兒,在他眼裏不但酸臭,而且太嫩。但是“勁妙”在這個階段越來越重視文化,這就不能不讓溫啟剛多想。直覺告訴溫啟剛,姜華仁後面肯定有別人出主意,幫忙搞策劃,而且這人力量奇大。能讓一個骨子裏沒文化的人崇尚文化,絕非一般人能做到的。第二個細節是,“勁妙”半個月前推出一部專題片,雖然目前還沒引起啥反響,但引發了溫啟剛很深的思考。

專題片從講述“勁妙”的歷史開始,從幾百年前講起,很有厚重感,很有文化分量。尤其是對“勁妙”創始人姜老先生的挖掘,真是下了一番大功夫!溫啟剛不怕“勁妙”來橫的,涼茶這東西不是地產,也不是煤不是鋼鐵,你越橫,它離消費者就越遠。姜華仁那種財大氣粗的做法不是在成就“勁妙”,而是在毀掉“勁妙”。溫啟剛就怕“勁妙”來雅的,一雅,就對路了!

對路很可怕!

“寶豐園”為什麽能在內地市場紮下根來?有根!這根跟涼茶大王,不,嚴格說是涼茶鼻祖白先漢有關。

“寶豐園”涼茶由白先漢(又名白冠豐)創始於清道光七年,至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49年後,白氏家族分成兩支:一支留在東州,先是成立了華夏養生堂,後又變成東州養生藥業,簡稱東州藥業,後來公私合營,成為國有支柱企業,掌門人是白海生。另一支白氏後人到了香港,經營“寶豐園”香港及海外業務,成立了香港寶豐園國際有限公司。1995年,白氏後人白港生出任該公司執行董事。白港生接掌香港寶豐園大權後,“寶豐園”涼茶在香港的生產與銷售並沒有多大起色。這裏面原因很多,一是涼茶並不是香港寶豐園的主營業務,香港寶豐園的重心不在此;二來白港生雖接手了香港寶豐園,但他本人的志向並不是成為一個企業家。黎元清敏銳地看到了這些。出生在粵州後來又在香港發展的黎元清具有商業天賦,認定涼茶是未來相當有前景的產業,於是不辭辛苦,數次找到白港生。按他的說法,是軟磨硬泡,終於從白港生手裏取得“寶豐園”商標及秘方的使用權,以元清集團的名義在香港生產和銷售罐裝“寶豐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