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第3/5頁)

席間,說話最多的是劉先生,他說的又多是同北京誰誰吃飯,同省裏誰誰吃飯。北京那些人誰都不認識,大家就只是嗯嗯點頭。說到省裏張兆林副書記,周書記接了話頭說:“你說到兆林同志,他是我們這裏前任地委書記,那可是一位很有水平的領導啊。”

“知道知道,我們是老朋友了,我最了解他了。我跟你們說,他的前程可是不可限量的啊!”劉先生說到這裏,又側著頭同周書記耳語去了。在座的便都靜了下來,喝湯的連湯也暫時放下了。大家假裝不在意,其實都在偷聽。因說到張兆林,關隱達難免好奇,便埋頭細細品茶,耳朵卻尖著。劉先生大概是說北京他有不少朋友,張兆林的事他還是可以幫忙的。意思似乎是說,張兆林今後更上層樓,還需他來玉成。

關隱達便覺得這劉先生的牛皮未免吹得沒邊了。不過也難說啊,現在很多事情你按正常的邏輯去思考,往往還真不對勁。提到張兆林,關隱達的心情就有些復雜了。他就是從張兆林手上開始倒黴的。

周書記同劉先生說了一會兒悄悄話,忙招呼大家:“喝酒啊,喝酒啊。”

話題還在張兆林身上。周書記像是一下子想起似的,忙指指關隱達說:“張副書記是我們關書記的嶽父陶老書記的老部下哩。陶老德高望重,張副書記對陶老是非常尊重的。”

關隱達忙說:“是的是的,不過那是張副書記禮賢下士。他每次來地區視察工作,總要去看望一下我們家老頭子。他們倆是多年的同事,彼此很了解。”

關隱達盡量表情愉快一點,免得人家看破了什麽。其實他相信周書記他們誰都知道其中究竟。劉先生望著關隱達說:“你看你看,有緣就是有緣。張副書記說,他能有今天,全搭幫到哪裏都有一批好同事,好朋友。他同我還專門提到過陶老書記哩,說他在西州當地委書記那幾年,陶老書記對他非常支持。”

一聽這話,關隱達就知道他是即興扯謊了。但所有人都附和說:“是的是的。”向縣長還很帶感情地感嘆道:“陶老書記的領導風度,難得啊。”

王永坦看上去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剛才一直不怎麽講話。說到了陶老書記,他鄭重地放下筷子,說:“陶書記是個好書記啊。他老人家實在,嚴謹,同下面幹部又沒有距離。他很隨便,可下面的人就是不敢亂來。你說怪不怪?他天生有一股虎威。”

王副縣長說話的時候,眼睛不停地環視,像是在征求各位的看法。大家都點頭說是。他說完了,就笑眯眯望著關隱達,小眼睛彎成一條縫兒,裏面滿是亮晶晶的光點。

關隱達卻是謙虛也不是,不謙虛也不是,只好微笑著說:“他老人家想得開,退了就退了,不太關心外面的事。倒是提起同志們的時候,還是很高興的。”

關隱達特別注意了措辭,維護著嶽父大人的威嚴。他知道大家如此稱頌嶽父大人,都是說給他聽的。這也是人之常情,用不著去辨別是真話還是假話。只有王永坦的話,給他一種說不清的印象。從報到那天見第一面起,他就隱隱覺得王永坦有些陰陽怪氣,叫人心裏沒底。

方小姐站了起來,說:“在座各位我們都是多次見面了,只有關書記是初次相見。我代表我們劉先生敬你一杯酒。”

關隱達不站起來,說:“方小姐還是坐下來吧,不要講那麽多的規矩。我們這裏的規矩是坐著喝酒。屁股一擡,喝酒重來。這是要罰酒的哩。”

方小姐便笑著坐了下來。

關隱達又說:“不叫敬吧,我們大家同飲怎麽樣?”

劉先生說話了:“這杯酒關書記還是要喝啊,小姐敬酒可不太好推辭哩。”

關隱達沒辦法,就同方小姐碰碰杯,幹了。因是招待港商,大家都自便,酒也就喝得斯文。關隱達最怕的是霸蠻勸酒,不喝有礙面子,喝吧又難免不醉。

應酬完了,關隱達與周書記同車回縣委大院。向縣長和王副縣長是本地人,自己修有房子,就各自回家了。

關隱達一進屋,就見客廳裏坐著一個五十來歲的黑男人,一下想不起是誰了。他才到任幾天,同誰都只是見過一兩面。關隱達很客氣地笑笑,說:“你好你好。”

那人就要站起來同他握手。他忙擺了擺手,說:“你坐吧坐吧,我放一下包。”

關隱達走到書房放了公文包。仔細一想,原來這是公安局的副局長李大坤,幾天前在同政法系統局以上負責人見面會上見過的。

“老李,這段很忙吧?”關隱達出來招呼道。

也許是因為關隱達一口就叫出了他的名字,李大坤感到有些激動,屁股擡一下,像要站起來的樣子,說:“不忙不忙。再忙也沒有當書記的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