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4/5頁)

遊長江紅包在手,以為沈天涯是在搞平衡,因為易家得了一個紅包,也要給他一個。但他接觸過易雨萍的那只紅包,感覺手上這個紅包分量重多了。一時也沒有弄懂沈天涯的用意,笑道:“今天我也享受一下政府的待業費?”沈天涯說:“你看看是不是假票子?”遊長江說:“政府發津貼還用假票子?”還真的翻開紅包封口,抽出一張瞄了瞄。

沈天涯何許人也?一眼看穿遊長江此舉並不是在辨真假,而是要看看裏面大約有多少張票子。不過這邊遊長江也不傻,很快猜出了沈天涯的意圖,他是想要一套跟紅包裏數字相當的茶具。

然後遊長江開始給沈天涯介紹起茶具來。遊長江儼然茶道行家,說:“茶具又稱茶器,陸羽《茶經》把采茶制茶工具稱為茶具,把燒茶泡茶器具稱為茶器,以區別其用途,宋代後合二為一,把茶具茶器合稱為茶具,現在大家大都沿用此說法。”沈天涯對此不感興趣,說:“你的茶道名堂太多,我悟性差,你就別對牛彈琴了,給我選一套燒茶泡茶的茶具吧.反正我也不采茶制茶。”遊長江笑道:“我想把琴彈得連牛也聽得懂。”從櫃台上取出一套裝在紙盒裏的茶具遞給沈天涯。

沈天涯把茶具提到手上掂量一下,說:“就這樣讓我拿走?”遊長江學北方人的口氣,說:“那你還要咋的?”沈天涯說:“你得打開讓我見識一下,這些茶具的質地呀制作呀,有什麽獨特之處,我也好在人前做點解釋嘛。”遊長江說:“一解釋,我豈不又要對牛彈琴了?”沈天涯說:“該彈的還得彈嘛。”

遊長江只得去拆包,一邊說:“下午在水寒家裏時我就跟你說過了,這套茶具是從江蘇進來的,茶壺茶盅茶杯都是宜興紫砂質地,已被人買走了好幾套,都是一些老板和機關幹部送市裏領導的,有一個人還悄悄告訴我,是送給歐陽書記的,歐陽書記最近迷上了喝茶,於茶道已經非常精通了。”

說這話時,遊長江已取出一把茶壺,拿到沈天涯前面,讓他過目。茶壺就是茶壺,是泡茶用的,除此之外,沈天涯別無所知了。遊長江說:“茗注(茶壺)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宜興),壺稱宜興陶,較茶(品茶)必用宜壺也。”說著,將茶壺舉到沈天涯耳邊,在上面輕扣幾下,說:“聽得出這聲音麽?”

沈天涯偏著頭一聽,覺得脆脆的,像是在敲一塊鐵片,卻裝糊塗道:“我耳朵背,聽不出來。”遊長江說:“你耳朵不是背,是長了毛,要不要拿根鐵條捅開。”又在茶壺上敲了兩下,說:“正宗的紫砂壺就是這種金屬聲。”

接著遊長江捏住了壺蓋上的頂珠,輕輕搖一搖,說:“壺蓋和壺唇要吻合得好,搖動的時候聲音柔和,沒有雜音。”再將茶壺往桌上一放,點著壺把頂珠和壺嘴,眯眼瞄了瞄,說:“這是壺上三個點.一眼望去,三點要在一條線上。”

沈天涯也學樣過去瞄了瞄,確如遊長江所說,三點正好在一條。線上,仿佛打過墨線似的。遊長江又揭開壺蓋,要沈天涯看裏面的紋路,說:“這是一把手拉壺,就是說用手工拉成的。手拉壺又有內拉壺外拉壺之分,我手上這把壺自然是內拉壺了。至於其工藝水平是高是低,要看手拉的紋路深淺寬窄勻稱程度如何。”

等沈天涯看夠了,遊長江再把壺倒了過來。壺底也拉了紋路,還刻了三個字:王金川。遊長江介紹說:“手拉工藝始傳於潮州,後盛於宜興,這個王金川名氣還不是太大,但近年茶道上的人卻比較認同他的手拉壺。”沈天涯拿過去瞧瞧,見那字並不怎麽樣,但拉的紋路確實跟壺裏一樣勻稱好看。

遊長江這才將茶壺拿到茶桌上,放上小半壺茶葉,又抓過正在沸騰著的電熱銅壺,高沖人壺。沈天涯說:“你可比阿慶嫂的時代方便多了,那時先要壘起七星灶,才可銅壺煮三江,你現在只要按按電開關,銅壺裏的水就可煮開了。”遊長江說:“可不是?八仙桌也改做根雕桌了。”

說到這裏,遊長江拿過壺蓋,遞到沈天涯前面,要他去瞧頂珠裏面的珠眼。沈天涯接住壺蓋,看仔細了,遊長江才要回去,蓋了茶壺,抓牢壺把,扣住壺蓋,倒將過來,一線水自珠眼倏然而下。沈天涯不知遊長江此舉何意,遊長江說:“這說明珠眼是漏水的。”沈天涯說:“有眼就漏水,這道理誰不懂?”遊長江不理他,又重復了剛才抓牢壺把,扣住壺蓋的動作,只不過另一只手的拇指也派上了用場,捂緊了壺嘴。

就在沈天涯愣怔間,遊長江極迅地把茶壺倒扣了過來。也是奇怪,那壺蓋上的珠眼競滴水不漏了。沈天涯眼睛鼓得銅錢大,以為遊長江這是在耍江湖騙術。遊長江笑道:“這個道理不好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