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進人十二月中旬,財政局辦公大樓裏就變得熱鬧起來,各單財務處人員和分管財務的領導紛紛湧往財政局,無論是分管支出的財政局領導的辦公室,負責支出的處室的門裏門外,以及過道走廊甚至廁所裏,都擠滿了人,好像財政局有金子可揀一樣。或者說得好聽一點,叫做人氣正旺。

預算處當然更是首當其沖。行政事業、社會保障、工業、農業、商業、外經各處室的資金都得從預算金庫撥出,預算處自然無法回避。不過沈天涯還是能夠理解各單位領導和財務人員的,他們也不是來給私人弄錢,如果不是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誰願意來湊這個熱鬧?

一般有三種錢得在年底前弄到各單位戶頭上,一是年初預算安排給單位而沒撥到位的指標;二是有關市領導在經費申請上簽了字的臨時追加的資金;三是想方設法到上一級財政或主管部門要的戴帽下來的指標。說實話,這三種錢,單位就是不到財政局來跑動,也是應該給人家撥到戶頭上去的。年初預算安排好的自不必說,這是單位人頭經費和少得不能再少的公務費,單位就指望這點錢把職工的工資兌現了,把欠繳的購置費水電費打印費這費那費給償還丁,財政不該拿嗎?有關領導點頭簽字的錢都是相關項目經費,有些項目錢還沒到位,單位就已經辦了事,只是錢仍然欠在那裏,財政不該給嗎?至於到上級主管單位和財政部門要來的指標,也不知跑了好多夜路,賠了好多笑臉,求了好多關系,更是來之不易,財政不該撥嗎?

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只是如今政府的事情,並不是說該拿就有拿,該給就有給,該撥就有撥的,除了上面所說三個方面,另外該給沒給的,該拿沒拿的,該撥沒撥的,多得是呢。有人對此會產生質疑,年初預算一經人大通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怎麽到了財政局就失效了?領導是有權威的,領導布置的工作做了,要財政出錢卻兌現不了了?至於從上級部門和財政弄來的錢,又不是你昌都市財政局的錢,你財政局好像過水丘一樣,不過從你這裏過一過,也不吐出來了?

這些質疑句句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可有道理並不見得就有情理,這就是中國的國情,是誰也奈何不了的。你的錢該給,我的錢該拿,他的錢該撥,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一千道一萬,最後還得落到一個錢字上。用這幾年國民常掛在嘴上的話說,叫做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那麽錢到哪裏去了?是財政局自己吃了喝了貪汙了?說實話,昌都市本級每年四個來億的財政收入,光財政局三百多號人是不容易吃掉喝掉貪汙掉的。何況財政收入都是些死錢,報表上一筆筆寫得非常清楚,多動一分錢都有體現。財政局三百多號人的人頭費業務費什麽的,跟別的單位一個標準,在本級財政裏是不會多占的,惟一的出路只能依靠各職能處室到省財政廳對口局處室弄點業務費回來花一花。

所以問錢到哪裏去了,其意義不大。要問問、錢從哪裏來。別的地方不去說.沈天涯在預算處呆了多年,知道昌都市財政收入的來源是非常有限的,主要還是傳統意義上的一二三產業,包括各種類型的企業和經濟成分。近來工薪階層人員也實行了所得稅代扣制,似乎又多了不少的納稅人。可舉目四顧,才發現我們的納稅環境是何等的低劣。工廠裏的機器都生了銹,工人都養不活,哪有錢納稅?農村裏的農副產品都賣不出去,還有好多錢交統籌和提留?個體老板交了錢享受不了納稅人的待遇,拿錢找準靠山和買通稅務幹部,成本低效益高,把稅交給財政有什麽好處?工薪階層的所得稅好收,由財政在工資表上代扣就是,可工薪階層的工資那麽低,又納得了幾個稅?

凡此種種,極大地制約了地方稅收的增長,而財政供養的人卻在一天天往上增,財政還不成了地地道道的吃飯財政?而且不是飽飯財政,是餓飯財政。中國是個官本位最嚴重的國度,都想做官,不想為民。可官誰來養活?還不是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只有做官的,沒有為民的,官吃什麽?穿什麽?

沈天涯曾經看過一個資料,我國歷史上官民之比,西漢為一比七千九百四十五“唐高宗時為一比三千九百二十七,元成宗時為一比兩千六百一十三,清康熙時為一比九百一十一,新中國成立時為一比六百,到了現在全國財政供養人員與總人口為一比二十八。而且經濟越落後的地方,財政供養人口越多,有些地方的官民之比創下了一比九的驚人記錄,也就是九個民供養一個官。

再拿昌都市來說,全市包括縣區人口一千一百多萬,財政全額撥款人數三十八萬,差額撥款人數六萬,‘靠紅頭文件收費發工資人數五萬,還有銀行、工商、稅務、郵政、電信等部屬省屬部門在昌人員,估計也有六萬左右,幾筆加在一起超過了五十五萬。這五十五萬人,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能不能學母雞撅撅屁股就可下美元歐元,沒誰注意過,但人民幣是一分錢也下不下來的,都是一千一百萬昌都人用各種稅費養活的,這應該是不爭的事實。五十五萬跟一千一百萬相比,正是一比二十,讀過小學的人就算得出,即二十個納稅納費的養一個吃稅吃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