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6/11頁)

轉眼就到了第三天,該進行的程序進行得差不多了。晚上,曾長城跟傅尚良提出來,想和沈天涯去看看幾位老同學。傅尚良這幾天早出晚歸,全程陪同曾長城,感到有些疲憊,正求之不得,便說:“你來了三天了,一直忙忙碌碌的,也該輕松一下,找同學敘一敘了。”曾長城說:“那傅局和徐處就忙自己的去吧,我讓天涯帶帶路就行了。”

傅尚良走後,沈天涯開始去翻電話本。他們在昌都的大學同學加起來有十多個,可這兩年昌都電話號碼調整了好幾次,手機也換得勤,大部分同學都聯系不上,聯系上的又出差在外,最後也就逮住跟沈天涯交往密切的組織部的谷雨生,又通過谷雨生找到在公安局政治處做處長的於建國。

兩個人很快趕了過來。於建國有公家的警車可開,先一步到達賓館。一進屋就搖著曾長城的雙手,問他來多久了。聽說已在昌都呆了三天,於建國就直罵沈天涯,早不告訴他。沈天涯說:“你的電話改了也不通報一聲,怎麽找得到你?”於建國說:“你剛才不是打了我的電話嗎?”沈天涯說:“那是谷雨生告訴我的。”於建國來了神,說:“谷雨生也要來?”沈天涯對曾長城道:“長城你看於建國這家夥,好像他不是來看望你,而是來會谷雨生的。”曾長城說:“可以理解嘛,雨生是組織部的領導,建國頭上的烏紗帽握在人家手上。”

話音剛落,谷雨生就邁了進來,說:“誰在背後說我谷某人?”沈天涯說:“還好,我們沒誰說你的壞話。”

究竟是同學,見了面自然很親切,相互問起工作和家庭上的事來。未了,於建國說:“從現在開始,你們三個就歸我管了。走,找個地方樂一樂去。”沈天涯故意激於建國道:“好幾個單位的頭兒聽說預算局長來了,多次找上門來要向長城匯報工作,你那裏就免了吧。”於建國說:“你這是什麽意思?嫌我不是公安局的頭兒?長城我告訴你吧,我雖然只是政治處處長,多少還管點事,這個客還是請得起的。”曾長城說:“對對對,別提什麽鳥頭兒,今天晚上就我們四個同學在一起,誰都不見。”

曾長城的話,於建國聽著舒服,在他肩上拍拍,說:“走吧,我帶你們去一個好地方。”四個人走出套房,上了於建國的警車。

出了賓館,沈天涯問於建國要帶他們到哪裏去。他說:“昌東經濟開發區在歐陽書記親自過問下,搞得很活躍很開放,讓長城去感受感受一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嘛。”沈天涯也聽說過昌東近來很火,今天正好去見識見識。卻回頭故意對谷雨生說:“雨生你是組織部的領導,如果不方便的話,讓建國先把你送回去?”曾長城說:“天涯你別挖苦雨生了。”谷雨生只笑,並不吱聲。

過了昌江大橋,前面就是昌東經濟開發區。這個開發區是當年昌都市經濟泡沫大膨脹時開辟的,中間因國家調整經濟結構,資金進不來,停頓了近七八年,是歐陽鴻來昌都市做書記後重新啟動的。大家知道所謂經濟開發區,無非就是用半搶半買的方式,從農民手裏低價購進地皮,供給外面來的投資商修房建屋,再賣給下一輪想進來發財的人,這樣在投資商賺足票子的同時,地方官員也賺一把往上爬的資本。要不歐陽鴻也就不會那麽起勁,連勞動局從北京弄回來的那兩千五百萬也不肯放過,強給了這個經濟開發區。

現在小車進入了主街區。於建國放慢車速,說:“這個昌東經濟開發區的架子拉得還蠻開的,我先帶你們轉一趟吧。”大家都說好,按下車窗,朝外面張望起來。只見新樓林立,燈光如晝,一派繁華熱鬧的盛景。街兩旁的屋頂上還用霓虹燈飾十分顯眼地拼了幾個碩大無比的紅字,連起來一讀,是兩句嚇死人的標語:讓世界了解昌東,讓昌東走向世界!

沈天涯頓時就啞然失笑了。這樣又假又大的空口號,他也不是頭一回見到了,如果沿著國道驅車一百公裏,至少能見到三四十條這樣的口號。沈天涯就給車上人說了一件他親自經歷過的事情。

那還是早幾年了,這樣的口號還不是特別時興。有一次市財政局接到舉報,他們撥給一個叫野雞的偏遠山區小鄉的一筆扶貧款,被鄉裏挪用搞了什麽經濟開發區,財政局派沈天涯和一名處長去了解情況。野雞鄉離昌都市三百公裏,離所在縣城也有一百多公裏,這一百多公裏有將近一半還沒通車,沈天涯兩個跟著縣財政局的人坐車到了公路盡頭,再走四十多公裏山路,才趕到人煙稀少的野雞鄉。果然見鄉政府門口搞了一個經濟開發區,進去一瞧,也就是兩孔新砌的磚窯。令沈天涯他們驚異的是,磚窯門外卻架了高大的門樓,兩旁豎著兩塊又寬又長的木牌。上面寫著兩句話:讓世界了解野雞,讓野雞走向世界。一問,才知道是鄉黨委書記到外地學習回來後提出來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