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風波乍起(第2/10頁)

姜超林點點頭:“說到改革的成就,我覺得還有個重要成就談得不太多,也不太夠,那就是二十年的改革開放,造就了一大批適應改革的好幹部呀,像王少波這樣的同志,我們平陽有一大批!”

劉華波擊掌叫道:“你這觀點很好,也頗有新意,不妨結合平陽這些年發展的實際好好談一下,我讓省報給你發,好不好?”

姜超林笑道:“算嘍,我會寫什麽文章?日後只想在地方法規上做點工作了。”

劉華波也沒勉強,話題一轉,說起了反腐倡廉問題:“二十年改革開放,造就了一大批適應改革局面的好幹部,這是大實話,也是我們幹部隊伍的主流。可是,不容諱言,不太好的幹部、腐敗的幹部也不在少數,而且這種腐敗的嚴重程度,也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老百姓意見很大。這種腐敗幹部哪裏都有,欠發達地區有,發達地區也有。你說是不是?”

姜超林說:“這我不否認,你和省委不是不知道,我們平陽在這十年裏就處理了不少這樣的壞幹部,六個副處以上的幹部判了刑,撤職、開除黨籍的還有十幾個。對這種腐敗幹部,我的原則一直是,發現一個處理一個,決不姑息!”

劉華波贊道:“好,這個原則要堅持下去,在這個問題上,你老兄一定要旗幟鮮明支持高長河和省紀委……”

姜超林聽出了劉華波話中的含意,馬上補了一句:“只要真是反腐敗,而不是別有用心打著反腐敗的旗號做否定平陽的文章,我嘛,一定支持!堅決支持!”

劉華波苦笑著搖搖頭:“超林,現在是我在和你談這個問題,不是馬萬裏同志和你談這個問題嘛,你總不會懷疑我做否定平陽的文章吧?啊?”

姜超林淡然道:“否定平陽,並不是否定我一個,包括平陽幹部群眾,也包括你這個省委書記。我剛才就說過的,平陽的事,好壞都有你一份……”

一路說著,001號奧迪在不知不覺中駛進了燈火通明的濱海城。

在濱海市防汛指揮部門口一見到江昆華,姜超林就問:“哎,江市長,你們王書記呢?我和華波同志一路都在談他,他咋不露面呀?啊?”

劉華波笑著說:“可能在江堤上吧?怕出了事你撤他嘛!”

江昆華看看劉華波,又看看姜超林,訥訥地說:“王書記住院了,今天下午在李圩子指揮防汛,被浪頭打到江裏的石頭上了,頭上縫了十二針……”

姜超林的心一下子揪緊了:“有沒有生命危險?”

江昆華說:“沒有生命危險,只是輕度腦震蕩。接了市委值班室的電話,知道你們要來,王書記還想來迎接你們,醫生堅決不準……”

姜超林點點頭:“醫生是對的,回頭我去看他。”

高長河也當即指示說:“王少波同志的事跡要報道,你們濱海準備一個材料,我讓《平陽日報》的記者來寫文章。另外,轉告少波同志,安心養傷,不要多想工作了,我抽空也會去看他。好了,江市長,你來匯報一下濱海的防汛情況吧。”

於是,江昆華指點著沙盤和水位示意圖,翻著筆記本,開始匯報,從歷史上的重大水患,曾經出現過的最高水位,說到今天的嚴峻現實,甚至連半小時前的水位數據都報了出來。

江昆華匯報完,劉華波揮了揮手說:“好了,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該來的反正都要來,走,上大堤上看看去。”

到了大堤上,看著近在腳下洶湧激蕩的江水,劉華波面色凝重起來。

江堤上的風很大,剛下過雨的地又很濕,不知誰在劉華波身後滑倒了。

劉華波根本不回頭,像似不知道,看看老書記姜超林,又看看新書記高長河,緩緩說開了:“這條流經我省的昌江,造福了我省八千萬人民,也禍害了我省八千萬人民啊。大家可能都知道,昌江城郊有個歸海壩,北川附近也有個歸海壩,歷史上的情況是:昌江上遊的水一旦大了,政府就炸開歸海壩,讓洪水由昌江地區或北川地區歸海。於是,昌江地區和北川地區就一次次變成洪水走廊,肥水地氣都被沖走了,地區經濟總是上不去。”

姜超林插話說:“華波書記,我看也不能光說困難吧?總還有人的主觀因素吧?北川不也是洪水走廊嗎?這十幾年北川就搞上去了,面貌大變樣。”

劉華波知道姜超林暗指馬萬裏,便沒接這話茬,自顧自地說:“我聽大軍區老司令員說,一解放,周總理就對歸海壩提出了批評。總理對當時我省的主要軍政領導同志說:什麽歸海壩?我看這叫害民壩!我們的人民政府決不能再制造這種洪水走廊了。”

高長河也插上來說:“這事我也聽我嶽父提起過,解放後,我們在治理昌江上是花了大力氣,下了大本錢的,包括我們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