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佛變(第2/2頁)

這佛像不完整。

便是說這靈龜尚未完真正完成“佛變”。

它還不曾真正化佛,蘇景明白了影子和尚的疑惑:只差一截小手指就大功告成,“它”卻等不急了。

完全沒道理的事情,相距圓滿只差一步之遙,待到最後那一截小指長出,即便沒有果先“相助”,這尊自然孕育、靈龜化神的真佛也能從容轉活;

沒等小指長好就急匆匆拋起靈犀接駁果先靈凈慧根?它還不完整,即便“借慧根”的過程一切順利,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化佛。

大冒險,靈龜不等小指長好就匆匆施為,此舉很可能會把它的萬萬年造化、萬萬年修行毀於一旦。

就算最後它能成功化佛,說到底也是“不完整”的,會讓它的修為衰弱許多。

影子和尚的疑惑蘇景解不了,但不重要,此行目的不是來看烏龜也不是來看佛像的。蘇景伸手入袖,取出了一柄小刀。

小小刻刀,樣式有些古怪,手柄彎曲刀鋒短小,是件古物……特別古,古到比著天真、蝕海他們還要更老得多,來自第一圓、十一王二明哥的傳承:麒麟庫中一石匣,一品龍山種大把,雕山刻靈小刀一柄。

這就是蘇景一定要追查傳給果先靈犀的,究竟是天外北方佛還是中土自然佛的原因了,若是前者大家白忙一場再想其他辦法救人;若是後者……

在離山時,影子和尚曾給蘇景仔細解釋何謂“自然孕育之佛”,以和尚的說法,這尊佛其實就可以看作是秀山靈胎。

和尚沒想到它會是靈龜化佛,只道它是佛陀之胎結孕於奇山,過程猜錯了,不過“自然佛”的本質,影子和尚沒說錯,它就是山胎。

山胎從何而來?從山而來。

什麽樣的山才會凝結山胎?靈秀之山、靈瑞之山,一品山!

一品山又是怎樣長成的?山有種,種生根、根擴脈、脈潤山崗秀峰茁長……這樣一品山種,蘇景有一盒子;這樣的一品山,蘇景在莫耶種下了四座。

唯一區別僅在,莫耶的一品山種受無上妙法加持、得法術相輔,開得真形後可迅速成長;這座孕育靈龜佛陀的一品山沒那個福氣,只能緩慢自長,少了法力幹預、全靠自然孕育。

過程有所區別,可本根全無兩樣,神奇之山自神奇山種而來;種子長成了大山後又孕育了神奇靈胎。

蘇景雕刻過山種,雖未拜師也不可能拜師,但他實實在在傳承了二明哥的活山之法,此法貫通於“山”,既能雕得山中真形,就能開出山胎真靈!

一刀斬下,靈瑞入生,破混沌開靈動,助它立地成佛!

聽上去玄奇無邊,畫龍點睛、生衍造化的神仙手段,可實際上並未如此,開靈不是生靈。

便如開玉,璞石醜陋,行家大師卻能見其精彩識其真諦,以刀開於頑石,拙皮破美玉現。可是哪怕玉行內最最傳奇的大宗師,也得石中有玉才能將其“開”出來,要是普通的實心石頭,大師功力在深也開采不出美玉。

一樣的道理了,這“石頭烏龜”早已蘊造化蓄靈瑞,蘇景以活山之法落刀,這一刀不會生出造化,只是將它已有的造化、靈韻激發出來……

面前龜、龜上佛、手中刀,加在一起就是契機了。

開靈石龜、點活真佛。

這尊自然之佛與彌天台果先靈犀相連,這一重牽扯是玄奇事情,內中道理晦澀深奧,簡而言之:果先與這尊自然佛一而二、二而一,兩者已經接連一體密不可分,靈龜化佛時、果先證道時!

這是蘇景救人的契機。

果先現正被困於濃濃墨色中。無論北方佛涅槃還是自然佛入生,果先所處的菩提真境都是千真萬確的,墨僧想要浸染菩提真境中的佛徒絕非易事,否則也不會耽擱了幾百年還未將其攻下。

那份始終對果先等人不停浸染、攻擊的墨色法力,來自鏡、花妖僧布置的大陣,陣力兇猛墨元洪浩,非如此否則不可能將果先成功浸染。

既然是陣法,一旦被打破就會有反噬。

陣法可自行行運,布置完成後無需專人看守,鏡、花諸僧行動、鬥法皆不受陣法牽制,但如果陣法被果先突破,一眾妖僧必受反噬,跑不掉的。

彌天台外松內緊,扶屠已經進入大寺七天了,至少現在他還沒能找到突破那座墨沁陣法的辦法,根本都靠近不得……沒辦法自外破陣,那就請果先成就真佛,小和尚摘得菩提在手時,墨色元力對他的浸染自然失敗。

浸染敗則陣法破,陣法破則墨僧傷,這是蘇景反擊的契機、摧毀這座墨色魔寺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