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正氣亭中正氣歌(第2/2頁)

正氣亭內十一正。

護山大篆、灑金貼、各廬堂小陣,法術之下是寶物,是心血,是門宗代代積累的靈石財富和浩大人力,爭取的就是給學生們在正氣亭中“寫出”這十一個“正”字的時間。

如今字寫好了,秭歸先生微笑:“我們開始吧。”說著他揚手一招,正氣亭上高懸的匾額被他招如手中。

匾為靈物,翻飛途中急急縮小,落入手中時已經變成一方尺余長、三寸寬的書派。

正氣亭上正氣匾。

此匾無題頭無落款無章無落印,只有一行大、兩行小三十字。大字醒目,匾額高懸時清晰可見,兩行小字卻輕細淺淡,難以察覺,匾額巨大時候尚且蠅頭小楷,此刻牌子變小了,那些小字就更難看清了。

不過不要緊,秭歸先生不用看,用摸的……左手持匾,右手在匾上輕輕摸索,片刻後他忽然開口:“悠……”

只說一字,聲音漫長,待他音落時候,身邊師兄囚纓先生接口,老學究雙目半閉、下頜微揚,讀書唱書是他們的享受:“悠……”

囚纓先生唱落,江楫先生接口:“我……”

隨後東帽先生再唱:“心……”

東帽先生之後,安樂先生開口,沒了之前幾位師兄的灑脫調子、沒了前面同門的清越朗朗,安樂先生雙目圓睜,其聲如雷崩裂、一字:“悲!”

悠……悠……我……心……悲!

稍頓,第六位先生、第七位先生、第八第九位先生陸續開口,恢復了漫長歌調,明心開朗,一人一字地繼續唱著……木恩先生做此句最後一字,口中再起驚雷,沖於天落於地震撼八方,炸:“極!”

蒼……天……曷……有……極!

再其後,歌聲響亮了些,亭內所有元神境界的大修齊聲漫唱,那短句從容,那調子灑然,唯獨最後字,如巨斧鑿巖,一吼鏗鏘:

哲……人……日……已……遠!

典……刑……在……夙……昔!

風起雲湧。紫色的雲金色的風,自滄海中升,自山淵中升、自各出升騰,扶搖九霄後,紫金風雲騰騰沖蕩浩浩翻湧,自中土世界各個方向,向著大成學蜂擁而來……但亭中歌聲不落,亭中歌聲陡然響亮,不再是前輩、高人、大修做唱,大成學宗下七千一百三十三人盡數開口,唱響最後兩句最後十字。

風……檐……展……書……讀!

古……道……照……顏……色!

正氣亭中正氣歌,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學生讀書,學生漫唱,學生書中養意氣,學生展卷判神鬼。

先生問:判鬼神,何以判?

學生答:意氣紫金雲,雷判雲中來。

古道照顏色,就在最後一字如雷霆如斧鑿、飽挾意氣轟天震響刹那,已然集結天頂的紫金風雲陡然綻放洪雷,自蒼穹直劈向下,斬墨沁!

閃爍三千裏,照亮人世間的驚雷一盞,驚雷一斬!

滾蕩的墨色遭這紫金巨雷當頭猛劈,猛然發顫。而洪雷不停,一道接一道,正氣亭中有十一正字,紫金雲中就有十一神雷,接踵綻放力劈墨沁,只在一彈指間,十一擊無間打落!

墨無形,它是顏色;而雷亦無形,他是意氣。轟轟蕩蕩,奔天落地,彈指十一雷,彈指墨色崩,所有書生都在那一瞬間,親耳聽到墨色中那連串地淒慘嚎叫。

雷霆已落,墨色散碎,卻並未就此消散,只是被打散了,變得七零八落,散於三千裏內,一團團一重重,蠕動著翻滾著,仍想再做聚合;

重術打過,而厲法也未完,探看山下情形,秭歸先生縱聲大笑:“書生當持劍。”

大笑聲中秭歸拔劍、囚纓拔劍東帽拔劍木恩拔劍七千書生盡拔劍!

書生當持劍,亭中弟子散,散做十一陣。

十一正字十一陣,紫金光芒包裹、層層劍氣沖蕩,大成學十一道大陣沖下山亭,彼此策應兩三相護,做長擊襲敵陣,掃滅殘墨。

“正”字所過之處,摧枯拉朽,墨崩碎黑消散。

此間大成學,書生地方學生殿堂,不容墨色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