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返璞歸真,大逍遙問(第2/4頁)

縱雲駕,穿西域入漢境,蘇景直接回到離山。沈河仍在關內參悟劍歌,紅長老也不離開紅鶴峰,連門務都扔給了劍尖兒劍穗兒,她鐵了心要修成劍弦。

陽火道場喧鬧非常,比翼雙鴉常駐的地方能安靜了就太奇怪了。妖精不成,魚苗希佳都還在幽冥闖蕩,“分家”之後實力大損,成就不值一提了,常可見其中一兩個被別家鬼王打得四處亂逃,另外幾個急急忙忙去救;救出來沒多久,不知又是誰被追打,余者再去救。

今天我救你明天你救我,已經變成他們的套路了,不過追追打打中他們的修行精進不俗,這群野孩子樂在其中。

再就是樊翹,早在蘇景闖蕩幽冥時候他就破無量跨入元神境界,如今已經修得如意胎,晉入第十境歡喜兒了。他的修行總比蘇景快上一截。

樊翹修金烏陽火,卻未能在沖煞前煉成劍刹天烏,注定成就有限……不過這個“有限”是跟蘇景來比的,就算按部就班、中規中矩,金烏陽火也是巔頂正法,樊翹的“大修”之名絕非僥幸。

無論靈元大潮是不是真如魚苗所說的“回光返照”,至少劫數未降前天下修家皆得其惠,尤其離山這種聚氣引靈的風水寶地,得到的好處遠勝普通門宗。由此……好生興旺的離山!

境界修行的時間比著原來大大縮短,元基所得比著以往更深厚紮實,而環境中的“濃郁”對修家開悟也有著強大助力,就因靈元大潮的推動,離山宗內不少停滯於領悟境、不得不止步的弟子又告突破。

修行路上,離山弟子高更猛進,欣欣向榮的八百裏山。

今日離山愈發興旺,蘇景心中就越是想念一個人:師兄賀余。

若非賀余,莫說現在的離山,就是人間怕也當然無存。

星天劫數是天下修家合力救下的,但泱泱修者之中救得最關鍵、最慘烈、最震撼人心的,非賀余莫屬!巧得很,蘇景剛剛想到師兄,冥冥中就傳來了鬼差的鳴鑼喝道之聲,隨即一蓬煞氣陰風鉆出地面。

陰風散去,賀余顯身,笑著對蘇景點頭:“長老傳訊幽冥,我聽說師弟從莫耶回來了,剛好手上沒什麽公事,就上來看看你。”

如兄亦如師,賀余可是蘇景十足真金的親人,相見歡喜,單獨尋了清靜地方敘話,稍作遲疑後蘇景把不聽的傷勢如實講出,這才是他去往莫耶的真正原因。

賀余是何等老練之人,不聽昏睡可能醒不過來這等大事,師弟為何現在才提?稍作琢磨他就明白了蘇景“不願人提、不想人問”的心思,是以賀余只點點頭,認真道:“笑語仙子的機遇遠非你我現在能夠想象,你放心,她會醒。依我看,將來她的成績還會壓你一頭。”

蘇景笑了笑,轉開話題說起自己在莫耶雕刻一品山之事,尤其第三座山,空靈之中返璞歸真,“老少蘇景”重合一境拷問本根的經歷更是非說不可。做師弟的邊說邊笑,眉飛色舞,這場領悟的味道實在太過香甜了,一定要和師兄念叨個過癮。

賀余卻聽著聽著神情就變了,原先的微笑變作了驚訝錯愕,待蘇景說的差不多了,賀余追問道:“那你最後可曾得了答案?”

“得了答案!”蘇景喜色盈盈:“不過……這答案有些晦澀。”

“反正是閑聊,說來聽聽。”

“本真何在,本心何往……我所悟,本真為先,永不變;本心在後,隨境而遷。修行成長,成長修行……本真長存永駐卻於我無助;本心幻變卻時刻在。不妨這樣想:本真求個無怨,本心求個無悔。修行路上,處處有怨處處無悔。蘇景有怨不悔。”蘇景稍作沉吟、措辭:“無悔卻有怨,但有怨也不悔。便是如此了。”

這番道理說得似是而非,想明白一個道理是一回事,想把它說清楚又是另一回事。說到底:領悟道理不是講道理。

小真一,真我唯一。隨便哪個修家都知道第四境要領悟“真我唯一”。明擺著的道理,為何還有那麽多人領悟不了;賀余師兄破無量的天道是“氣運”,天道就是氣運,仍是擺在明面上的道理,又有幾個人真能參悟?

離山戒訓中早有“無怨、無悔”的取舍之說,小師娘飛仙前留話也提到了“逍遙非圓滿,逍遙亦有遺憾”類似說法。道理早就有了,關鍵是……誰能悟、怎麽悟?

蘇景的話雖然說得不明不白,可他自己悟透了,足矣!

他的話才說完,對面賀余突然放聲大笑!真正開心、展顏、痛快的大笑,蘇景被他嚇了一跳。

“師兄為何發笑?”蘇景讓賀余笑得都不踏實了。

“沒事,沒事,就是覺得有趣,當年那個仗著一塊玉牌橫行山裏、當年那個被逐出門宗後跑到山門處跳腳撂狠話的小子,今天居然也似模似樣入空靈悟玄理了,哈哈,哈哈哈……”甭管蘇景多大的年歲,多深的修為,多高的境界,在有些人眼裏他就永遠是個娃娃,甭想再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