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空靈一刀,一品山種(第2/2頁)

不過即便不懂,他至少能曉得,龍脈起伏、靈山綿延,許多大山真的是藏蘊靈瑞的,一座“好山”,不僅可自成一環滋養界內萬千生靈,更可溢勢於外、福澤周邊。

於此一道,中土那位剛剛成就妖仙飛去的南荒妖怪老石頭精通異常,老石頭的學問不像東土漢家那般著述有經典、傳承再發揚,那妖精是滅頂大聖的後代,血脈純正到不能再純的山魈石怪,大山之道他不用學自然就知曉、就精通。

在南荒時,老石頭與蘇景一起抗洪蛇、共患難,閑聊時曾提起過“龍脈”之說,本來老石頭興致勃勃,奈何當時蘇景五境一小修、所知實在有限,聊過幾句後老石頭就沒了興致,擺手道:龍脈之山,你也別太去矯情它的來歷,把它當個品別稱呼來看就是了,生俱大靈性、山中第一品的,就叫做“龍脈”。而山之道,最簡單的講究是“四平八穩”,一品龍脈,四座可結獨獨乾坤,八座永鎮浩大天地!

一座世界裏,四尊“龍脈之山”彼此錯落呼應,就可以自稱方圓,不受大氣候的影響;若能有八座一品山紮根、合圍,天地都能更添靈瑞,變作秀美乾坤。

二明哥這一盒子“碎石頭”,無一例外統統都是“龍脈山種”,種下去、長出來,即為一品山。

蓋房子要備磚頭、開青樓得請姑娘,瞑目王要建世界,麒麟庫中存了一壇子天水靈精,再多一盒子一品山種子也不稀奇。

不過這些種子到底不是草籽樹苗,直接扔出來一顆埋進土裏,到天地崩塌了也長不出山來,須得栽山之人執法刀開真形方能引活內中靈性。

開真形,就是蘇景半年前做的事情了,那空靈一刀:凈靜之中,雜念退散,其後“真念”生於靈台,真念所至,法刀斬下!

所謂“真念”也稱“潛識”,其實就是蘇景心根本念之物最最直接的投影。

若是到了二明哥那等境界,明慧於魂魄中,直見真我本心,他隨便哪個念頭都是“真念、潛識”,想把這山雕刻成什麽樣子就能雕刻成什麽樣子;可蘇景的心思再怎麽精靈清透,在心境上也比著其他諸位冥王相差得太遠了。以他現在的心識境界,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

雕靈種開真形,他無法把石頭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只能是真念中顯現了什麽,他就把石頭雕成什麽。

若他心底真念中最最想念的是個土豆,那他雕出來的靈種就是個土豆,將來這莫耶世界中就會有一座長得好像土豆似的大山。

而真念深藏於心,即便本人也看不穿……凡人以為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底最深處的念頭是什麽,這是看山是山的境界;

可踏入修行,隨著眼界的不斷提高,修家腦中會漸生一問:那真的是我想要的麽?所以才要開悟、才要明心見性,要真正來認識自己,這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直到大徹大悟,方能看破逍遙,才有了成仙的契機,到這時就是“看山還是山”了。

“迷”卻不“茫”,修行的過程,本就是追逐本心的過程。現在蘇景還不知道自己的真念潛識是什麽,他做的只能是依靠本心指引去揮刀雕石頭,以求引動石中靈性。

黑石洞天裏,蘇景嘮嘮叨叨,有時候他自己也驚奇,原來自己那麽碎嘴啊。和不聽在一起的時候,都無需去刻意尋找話題,嘴巴追著心念飄忽無定,總有話說,說不完似的。

大世界裏,蘇景坐身於“辣醬油”的滂沱大雨中,手中拿起那塊石頭,仔仔細細地端詳著。開真形,不是一刀就完事的,非得把心底真念想到的東西真正雕刻出來才行,如今才剛完成一刀,後面有的磨了。

且才刻了一刀,石頭不過掉了個小小邊角,完全看不出它將來會是個什麽模樣,是以蘇景很好奇:我究竟會刻個什麽出來?

還有……冥思時候頭發瘋長,一刀落時刹那衰老,這個梗蘇景尚未想通。為何會如此,對自己身體會有怎樣傷害……無所謂,這山蘇景是一定要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