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第二條路(第2/2頁)

“我還想問你呢,”蘇景斂翅落地,一樣問題還回去:“你怎麽來了?”

……

陽間世界,離山深處,深邃地宮中,沈河真人面沉如水。林清畔就在掌門身邊,眼中隱透憂慮。

掌門人出關了,但並非行功圓滿自行破關,他是被林清畔一道急訊喚出關的。

不止掌門人。

所有離山長老,無論是否徹底恢復,此刻皆盡出關,帶領真傳、內門、外門等眾多弟子,集結於昔日光明頂舊址、今時陽火道場。長老們面色肅穆,盤膝端坐於地緩緩吐納清心明志,靜靜等候著去往地宮的沈河掌門隨時可能傳回的消息。

不止離山。

中土各天宗劍光沖騰雲駕升天,名宿高人率領自家精銳,急急向著離山方向趕來……

深藏地下的石宮原本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黑暗了三千年,也平靜了三千年。可現在地宮內光色詭變,諸般玄光自地面下透射出來,忽明忽暗顏色變化無端。

生來就駐守此處的鎮士全部自石壁中跨出,錯落端坐結世代相傳的封滅大陣,與地下封印中伴隨玄光而出的怪力苦苦相抗著。

封印躁動。

星天劫數後,中土人間快一個甲子的安穩日子,差不多過到頭了。

一位年老鎮士,形銷骨立、躺在沈河與林清畔面前。老人的身體已經冰冷,再沒絲毫生機。他本為這一代鎮士之首,但一身法力已然消耗到涓滴不剩,油盡燈枯與世長辭。

靜默一陣,沈河開口了,他的聲音平靜:“一重封印,兩道出路?”

封印躁動、堪堪破碎固然惹人憂慮,但就在昨天、鎮士首領在把自己最後一點力量注入地下加固封印時領受到的另一重玄機,更讓人吃驚:這一道封印法術,可能鎮壓著兩個出口。

瀕死一刻、靈犀乍現。隱約看到可怕真相,鎮士首領也不敢就此肯定。但如此大事豈敢掉以輕心,拼著最後一口氣留下消息,喪身前最後的八個字:一重封印,兩道出路。

他死了。

鎮士是法靈,他們因封印上的法度而生,死後魂魄力量也會重歸封印法術內,不入陰陽輪回,或者說他們畢生守護的封禁就是他們的輪回。

沈河重又閉合雙目,潛心思索……封印如鎖,牢牢鎖住六耳進入世界的大門,道理如此,但法術事情不能完全以凡俗目光去審度。對沈河、林清畔這等學識廣博心智縱深的大修家來說,此事不難理解:

封印鎖門沒錯,但當封印行轉正常的時候,於地下國度中的六耳來說,這扇“門”是不存在的。看不見摸不到靈識無所察探,沒有出路,不見大門。

當封印失去效力,通往世界的大路就會顯現,而且可能不止一條路!

不管究竟有幾條路,可以確定的是,其中最最寬闊平坦的一條大路的出口就是離山深處、封印所在地方。

可是這封印三千年前曾破碎過一次,六耳只從離山深處殺出,其他地方並未見到地下殺獼的痕跡……這也不難解釋,或許是小路、或許是秘徑,很可能六耳殺獼自己也不知道封印下還有另一條路。上一次封印破裂時大路明顯,小路隱秘,地下六耳未曾發現第二條路,當離山前輩與鎮士聯手重固封印,兩條路同時消失不見。

六耳未能察覺,離山高人也沒有想到……只是上次六耳不知有“第二條路”,不代表這一次他們仍不會發現。

“第二條路……若當真存在……出口會在何處……”沈河聲音很輕,語氣卻沉。

殺獼大患,若封印是第一道守護,那離山弟子、修行正道便是第二道守護,要將強敵封擋門外才能免去人間浩劫,可那“第二條路”,一下子讓即將到來的惡戰變得更復雜、更險惡。

……

東土西北,荒丘野嶺中,一塊巨石高聳,石上三個朱紅大字:修羅澗。

大潮催生出來的修行門宗之一,道法頗有幾分精彩之處,在諸多新起修宗中算得優秀。但開宗老祖性情驕狂,門下弟子也一般狂妄,雖還不曾去天宗挑戰,但也沒少去攪擾附近的傳統修宗,屢屢得勝而歸,修羅劍門徒愈發驕橫了。

忽然間,空蕩蕩的荒山上人影閃動,一位中年女冠憑空顯身。女道士面皮焦黃長相普通,但雙眸轉動之際頗有靈韻,隱隱透出一份清甜嫵媚。

女冠邁步上前,走向修羅澗的巨石宗碑,但還未到近前,空中忽又傳來一串銀鈴似的笑聲:“姐姐是修羅澗弟子?或是同修道友來客門到訪?”聲音落,一個紅衣裙俏丫鬟落地,笑眯眯的擋在了女冠身前。

丫鬟身後還有兩人:一個大頭侏儒,凡俗世間大戶人家的管家打扮,手中四平八穩地端著一只銅盆,內中兩條錦鯉有得正歡快;另一個人濃眉大眼,二十出頭的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