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可開,誰登仙(第2/2頁)

……

離山前,神君元識現,讓他選官袍、指點願術,但這些事情全都算作“分內”,並非獎賞。

蟒袍加身、紅袍歸司,神君又自袖中取出一方木匣遞上前,蘇景雙手接過、打開來一看,內中為兩道黃紙紅字的符篆。但這符篆畫得有些古怪,敕令只寫於紙符上一半,下半張符篆是空白的。

此外木匣中還有一支筆,筆尖殷紅、朱墨飽滿卻不外溢半點,當是拿起來就可以寫。

蘇景不解,但在神君對他解說幾句過後,少年王公面色陡變,目中精光閃閃爍爍,連說話都有些微微發顫:“啟稟神君,此等大事我須得與同門有個商量。”

神君一笑點頭:“去吧,但須記得,匣開令出筆見天光,半個時辰內非得有個結果才好,否則大令就廢了。”

忙不叠鞠躬點頭,手捧木匣快步跑回沈河、塵霄生等一眾同門身邊,開口時聲音幹澀未退:“符為令,開天、封仙之令,寫、寫個名字就成。”

連那邪魔田上都能送人飛仙,何況閻羅神君!這就是他對“斬殺欽犯、誅殺冊通本銷案”賜下的重賞了:兩人飛仙去!

誰去?

蘇景說了算。

對幽冥、對陰陽司、甚至對閻羅而言,蘇景都是個異數。但莫看神君似是個愛說話之人,他卻對蘇景這個陽身人為何能穿得鬼袍做得大判一字不問,造化神奇、機緣有趣,總會有些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想不到就想不到吧,神君懶去理會,他只做自己想做的。

拿到這份獎賞,若再往深處琢磨下,神君當初或許沒想到以鐘大判之能,竟未能將田上捉拿歸案吧。這兩道封仙令,應該是神君為鐘大判專門準備的——鐘紅袍為閻羅、為輪回披肝瀝膽,唯一一份牽掛,僅在陽間的妹子身上。

後來還有妹夫,由此王駕賞賜下來的是一雙封仙令?

猜測而已,做不得準,閻羅不說蘇景哪敢多問,和同門湊到一起趕快商量這兩道神仙令用在誰身上才是正經。

沈河全不掩飾心中的詫異與艷羨,“嘶”一聲長吸涼氣,“呼”一聲濁氣盡吐,這才恢復了平時的從容模樣,對蘇景微笑道:“何須商量,神君賞賜於你的寶物,你和笑語仙子攜手飛仙去就是了。”

忽聞一聲朗笑,豪邁、狂放、雍容氣度盡在這一笑之中:“蘇景所願、我們兄弟所願,攀那一階一階、看那一景一景,如今才剛剛攀到元神境界,還有三千年大好景色未見,就此飛仙?不去不去。”

朗笑、說話之人,蘇景身邊矮神君之首雷動天尊。

一個說完一個接口,赤目俯首挺胸、紅眼珠內目光執著:“讓善惡有報、現世報,宏志大願才許下,就這麽離開了?還早得很,待人間真正有了現世報,才是我等心願了了、棄凡等仙之日。”

“為人一世,能與諸位相聚相知相守離山,莫之幸也。”拈花的聲音很輕,卻說不出的大器豐潤:“然、諸位還在離山,我等獨自飛仙去?不急不急,有朝一日、大家攜手並肩共赴仙庭,才是真正快活!”

“其實是蘇景走不了我也走不了。”不聽一直跟在蘇景身邊,真君對這開天封仙敕令的解說她聽得明明白白,直接把實話說了。

閻羅為神君,他在中土無所不能,可不聽是莫耶人……這不是說閻羅無法讓她飛仙去,而是那兩道敕令都是給“土著”預備的。若要封不聽為仙,神君須得重寫大令。

敕令是早就備好的,“老夫子”只是元識,想要重寫他沒有這樣的本事。

再說蘇景……幽冥有律,無論紅袍還是蟒袍,穿此袍擔此責,任期千年方滿,未滿時不可飛仙去,這是神君訂下的規矩,他的敕令當然不會壞了他自己的規矩。這兩道敕令重賞,是給判官的沒錯,但不是給判官自己用的。

一旁紅長老插口:“小師叔,九祖他老人家現在何處,你當是知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