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好客之人(第2/2頁)

莫說蠻夷世界,就是漢家古城教化聖地,也犯不著如此偏執於禮,而更讓人驚詫的是他們執得都是漢家禮儀、口中說得也是文縐縐地古腔漢話。

這個村子可不在前輩的手劄中,這倒難怪,袁朝年遊歷南荒是幾千幾萬年前的事情了,滄海桑田,如今的南荒比著他到來時,早都數不清有了多大的變化了。

眼前土著無害,蘇景並沒太多猶豫,穿出密林來到村落前。忽見外人到來,簡陋的村落忽然安靜了一下。不過看土著的神情,主要是意外、並沒什麽恐懼。很快,距離蘇景等人最近的中年漢子就迎上來,講話前先是長長一揖:“禾潭一氏後人農先見過賢先生,唐突請教諸位造訪有何貴務?若有差遣敬請示下,先願為賢先生效犬馬之勞。”

蘇景少年時讀書功課不錯,要是想咬文嚼字遠勝對方,可是再這樣一個地方去“繁文縟節”實在覺得不對勁,只是禮貌回應:“離山弟子蘇景與同伴,遠足行途路過寶地,見過農大叔。”不管離山怎麽看,反正蘇景還把自己當成離山弟子……

“想那離山必是仙鄉福地,好一方靈秀水土,只見賢先生風儀便得窺離山盛景。”姓農的土著根本不知道離山是什麽地方,但還是謙謙而笑,跟著他又招呼同鄉都來拜見“賢先生”。

好一番似是而非的寒暄執禮過後,蘇景和農先攀談起來,很快弄明白,這一族土著已經在此落戶數千年,差不多八百多年前一位來自中土的白胡子老頭路過此處,不知這位老夫子怎麽想的,在此留住數十年,給這些土著灌輸教化之妙,教會了他們漢禮漢話,又繼續向著南方去了。走時留下了話來,若他們真能“開通教化”,他回來時便會帶上他們一起去富饒地去過舒服日子。

在這些土著眼中,那位修家何異於神仙,他的話便是仙佛旨意,一代一代傳承著、整座部族都謹慎守禮,巴望著有一天老神仙能回來帶走他們。

蘇景岔開話題,又問土著可知這附近有沒有溫泉、熱沼一類火屬的地方。此刻眾人已經進入南荒,當頭第一要事就是尋找一個適合火行修煉的落腳處,袁朝年的遊記手劄上並沒有相關記載,這也是蘇景造訪村落的緣由。若能問出個大概線索,總好過撒開網似的到處亂找。

這一問可讓農先犯難了,他答不上來,但土著天性淳樸熱情,拉著蘇景去了祖祠,召集全族宿老一起商議。

不用問了,比野人強不了的多少的土著會似模似樣地建一座祖祠,自然也是八百年前的老夫子的主意。值得一提的是,所謂族中宿老,充其量也就四十幾歲年級,可見土著生活艱辛壽數苦短。

七嘴八舌的一番議論,當真被一個人想起,西南方向,據此“七十天奔跑”路程,有一座光禿禿的大山,據族中前輩口口相傳,曾有人見過那座山有熱氣氤氳,遠遠望去就像剛出鍋似的。

蘇景再仔細追問,對方開始茫然搖頭,先祖一代一代怎麽傳下來的他就怎麽聽。

不管怎麽說,那座山值得一探,蘇景就此告辭,不承想土著實在熱情,農先拉住他的手無論如何也不肯松開,一定要有請客人去家裏吃過飯再啟程。

土著淳樸,真誠於目,真正的誠心相邀,蘇景痛快一笑:“叨擾農大叔了。”

農先大喜,拉上蘇景就向家門走去……走進簡陋院落,一個花甲老漢正在修補房頂,農先放開蘇景,對著老漢跪拜行禮:“阿爹,有客人登門,今晚要在家中用飯。”

老漢聞言面露喜色:“貴客登門,務必要款待周全。”顫巍巍地爬下梯子,蘇景趕忙登高一步去攙扶,生怕他會摔下來。

老漢和蘇景等人也是一番文縐縐的敘禮,之後伸手將眾人向屋內請,同時笑道:“貴客且請稍待,飯菜馬上就好。”說完,對兒子點了點頭,讓他照顧好客人,自己則帶上另一個兒子向著廚屋去了。

蘇景對農先道:“想不到還要勞煩老人家親自烹飪,今天我們算是有口福了。”

“蘇先生誤會了,不是家父烹飪,他老人家是去沐浴洗身了。”農先笑道:“本來商議的是端午時再吃,今日貴客到了,便提前吃。”